古人的金融智慧一點也不遜于當今! |
發布日期:09-03-04 08:47:1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商人 作者: |
誰也擋不住了,人人想的是殺王莽。到初三天明,王莽逃往漸臺躲避。漸臺是宮內一高臺,高20余丈,建在太液池中。很奇怪的是,愿意跟他一塊兒死的,居然有公卿大夫、宦官、隨從1000多人——這也是歷朝亡國皇帝中很少見的。
亂軍沖入大殿中,高呼:“反虜王莽安在?”有美人走出房間說:“在漸臺。””眾兵立刻趕到漸臺,把高臺團團圍住。臺上起先還能放箭抵擋,后來箭用光了,雙方展開肉搏。殺到最后,臺上的將領和一群侍衛全部戰死。有個叫杜吳的水果商販,因為王莽三番五次地改貨幣,鬧得他生意上一塌糊涂,一股火上來,也跟著造反隊伍沖上漸臺,提著刀竄來竄去。他看到有一位衣衫華麗的大官躲在一間小屋里,不由分說,上去一刀就給剁了——這人就是王莽。 但杜吳不知道自己殺的是誰,只取下了王莽身上的綬帶。有個參與兵變的校尉公賓就,據說是個義軍間諜,見了綬帶,知道是天子佩戴之物,忙問是從誰身上拿到的。問清楚后,立即找到了王莽尸體,割下頭顱,因為殺王莽者可得賞。王莽的頭被起義軍懸于街市,憤怒的群眾紛紛向其擲石頭,還有人竟然吃了他的舌頭——你上臺以前說得太好聽了,你上臺以后又做得太差勁了。在中國古代,皇帝死后被人吃掉舌頭的,也就他一個。 王莽的結局,令人慨嘆。我們第一個大帝國秦朝的皇帝,是商人扶起來的,現在商人又殺掉了一個開國皇帝? 王莽的瞎胡鬧,沒給后世留下什么好名聲,倒是他發明的特種貨幣“金錯刀”,留給了詩人無盡的想象。東漢的大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就有詩云:“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金錯刀,成了上佳的定情物。后來,杜甫、韓愈也都有詩,提到過這個浪漫之極的“金錯刀”。 世事變遷,到了今天,美人不可能再贈你金錯刀了——她圖的什么呀?要是反過來,你送她幾把金錯刀,倒還差不多。 錢也有一部“三國演義” 一首關于“古怪五銖錢”的民謠 王莽把自己折騰完了,但漢朝沒完,五銖錢也沒完。漢朝是怎么又活過來了的呢?是江湖上草民出的力。 在王莽時代的農民大起義中,有一支勁旅,叫“綠林軍”。綠林是一座山,在湖北當陽東北,是起義軍最初的大本營。綠林的“綠”,要讀作“路”。后世的所謂“綠林好漢”,就源自這個典故。再說王莽時代的綠林們,雖然起來維權了,但底氣還不那么足,他們為表示自己繼承的是漢朝的正統,擁立了一位皇族劉玄為皇帝,號稱“更始帝”。這個更始帝政權,曾經鑄過自己的五銖錢。 當時各地軍閥割據,蜀地的地方官公孫述在成都也稱了帝。長江三峽上游入口處,有個赫赫有名的“白帝城”(三國時劉備就死在那里),就跟公孫述有關。公孫述當年在山上筑城,因城中有一口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借此自號“白帝”,這位過了皇帝癮的公孫述,在中國歷史上頭一次鑄了鐵錢。 但上述這些人物,都不算是偉人,都是被時勢推出來的過場角色,西漢末年真正的梟雄有一個,大號叫劉秀。劉秀也是皇室后裔,是個縣官的兒子,見天下動蕩,也起了造反的念頭,拉起人馬加入了綠林軍。經過兩三年的南征北戰,他漸漸坐大,蕩平群雄,光復了漢室,自己做了皇帝,是為漢光武帝。他建立的這個漢朝,史稱“東漢”。 因為這個王朝的首都在洛陽,位置上在老漢朝首都長安的東邊,所以叫東漢。歷史上凡是一個朝代分“東西”、“南北”兩種叫法的,都是中間出了大變故,首都的位置遷移了。 漢光武帝做了十幾年皇帝后,也開始鑄五銖錢。不管怎樣,新漢朝也是漢朝,五銖錢不能廢。光武帝是個少見的好皇帝,太平盛世好歹算是延續下來了。 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一般都很英明,后代子孫就一代代地退化,這是規律。到東漢的末年,出了個混賬漢靈帝。這小子運氣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