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背景下的金銀豈能不牛 |
。更何況,只要尊重當前經濟與金融運行的客觀事實,我們不難發現,為美聯儲收緊貨幣的倒計時還不是一廂情愿的意淫。就市場運作而言,你認為尊重當前重要,還是通過無端揣測來指導市場運作重要。 關于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即便月初美聯儲紀要顯示對延續寬松內存分歧,筆者依然堅信12月利率決議會后的聲明:即美聯儲將把壓低失業率作為貨幣政策的首要追求目標,在此基礎上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脹。關于美聯儲表示的6.5%目標門檻,筆者也認為是美聯儲的真實意愿。當然,有略持異見的官員給出7%或7.2%,甚至7.5%的失業率目標,筆者更不會主次不分地花筆墨進行分析。你只需緊盯伯南克的真實意愿即可。就好似格林斯潘時代的美聯儲,關于當日會議格林斯潘已定調的升息或降息,不少美聯儲官員都拿不準,他們打趣說只能通過格林斯潘當日公文包的厚薄進行判斷:如果公文包比較薄,意味著不需要多少調整利率的論證材料,即當日利率可能維持不變。如果公文包顯得異常厚,則意味著有很多可能需要調整利率的論證材料,即利率存在調整可能。由此可見,分析人士在分析美聯儲官方意愿時,不能主次不分,更不能無視伯南克的真實意愿。 我認為至少2013年,甚至2014年中期以前不用擔心美聯儲會收縮寬松。如果將“紀要”形容為一篇記錄12月美聯儲利率會議的敘事文章,那么12月利率會議之后的“聲明”無疑代表這篇文章的“魂”。 還記得美聯儲12月利率會議之后的聲明嗎?6.5%的失業率是美聯儲降低寬松的門檻。伯南克表示,6.5%失業率門檻是何時可以開始減少寬松政策的一個指引。那么我們中期需要觀察的是,美國失業率何時靠近6.5%。伯南克表示,FOMC預期2015年中期前不會觸及所設的失業率門檻。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寬松需至少延續至2015年中期呢?這完全有可能。甚至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David Greenlaw進行了一項預測,如果勞動參與率維持在63.6%的水平,且每月新增就業人數15萬,那么將需要大約6.5年的時間才能實現6.5%的失業率目標。盡管筆者認為大摩此分析有一定主觀性,但真不排除美聯儲寬松政策會這樣“無期”延續的可能。 讓我們來進一步分析美元指數及對應的美國失業率和非農就業人數變動報告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圖中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出,在2009年10月美國觸頂10.2%之后處于逐步回落過程。在隨后的3年中,美聯儲進行了兩輪貨幣釋放,但失業率僅從10%上方回落到7.8%附近。而5.5%的坐標值是美聯儲希望達到的最終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