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爭背景下的金銀豈能不牛 |
的官方身份,那么我們可以理解其出于“辟謠”而盡可能穩定全球金融系統的良苦用心。 實際上,自08金融危機之后的09年以來,貨幣戰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首先,全球每一個經濟體,站在自己國家的立場上都是“自私的”,也必須是自私的,如果不這樣,這個國家的選民必然反對當前的執政黨。其中也包括能發行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國,盡管我們認為其本應更高地站在全球視覺上來執行貨幣政策。09年以來,全球沒有一個國家不在積極地逆宏觀經濟增速大肆釋放貨幣,只要其能有自主貨幣釋放權。如果你不這樣做,將意味國家的經濟會在全球范圍內漸漸失去競爭力。在全球市場一體化的背景下,資產、資源被稀釋與掠奪。所以,沒有一個國家不盡可能這樣去做,這就是08年經濟金融危機之后導致的“貨幣戰爭”,它還在持續。 盡管10年曾見由此引發的局部與結構性通脹之禍,但在目前全球經濟依然低迷,總體通脹可控的大前提下,貨幣戰爭又見抬頭或死灰復燃跡象,但筆者以為09年以來的貨幣戰爭之火從未熄滅,只是進入2013年,可能又一次變旺。日本在本周二高調打響貨幣戰爭的第二槍,出槍果斷,官員間未見類似美聯儲官員唱戲般的分歧。當然,2013年貨幣戰爭的第一槍來自美聯儲,我們將在隨后分析美國時進行分析。 1月22日(周二),日本央行決定無限量購買資產的計劃獲得一致通過,通過提高資產購買和貸款計劃規模放寬政策,直到將通脹推升至2%的水平。日本最新數據顯示,12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下降0.1%,前值下降0.2%,尚在通縮之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強烈地表達了這樣意愿。日本央行表示,目前每個月將購買13萬億日元資產,包括2萬億日元日本國債。2014年央行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將增加10萬億日元,隨后或會維持。看到這個數據,不少投資者依然模糊,這到底是什么樣的力度呢?如果我們將日本央行的貨幣釋放力度兌換成美元,投資者就會一目了然。以目前1美元兌88日元計算,日本每月13萬億日圓的貨幣釋放,約合1477億美元。若以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的1美元兌79日元計算,則約合1645億美元,即貨幣釋放遠超美聯儲每月約850億美元的釋放規模。即美聯儲打響2013年貨幣戰爭的第一槍后,日本的第二槍更狠。其它經濟體如果需要繼續保證自己經濟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要確保資產、資源不被稀釋、掠奪,就沒有不跟進的理由。只是具體到各國或經濟體自身的具體原因,有的需要高調執行,有的會低調執行。高調執行的這類國家通常是比較擔心自身通脹前景的國家,即擔心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