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十二年牛市拐點論很難站住腳 |
確實如此,例如紐約期貨市場當日早盤的黃金拋售量就達到了400噸的天量,導致了金價出現了三十年以來的單日暴跌雖然,從這個事件本身看,反映出的是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依然是在歐美,尤其是在美國。但是,從這件事情后面發生的事情看,。那么,操縱的后果可能就不如意了! 世界正在發生改變!四月十二日黃金價格的暴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亞洲出現了萬人空巷地搶購黃金,僅僅以中國為例,一兩周的時間內就消耗了超過300噸的庫存,這個是天量的!美國期貨市場出現的400噸拋售,那是虛擬盤,用保證金交易的,但是帶來的卻是僅僅在中國就超過300噸的實物黃金搶購潮,如果再加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像印度、韓國、泰國、新加坡、臺灣、日本等的實物購買量,保守估計是超過500噸的! 這種效應從本質上講,實際上是對黃金是利好的,煉金術(AIC)研究總經理何盛德(James)認為,注定將是一個分水嶺式的歷史性時刻和事件!如果換做是銅鋁等大宗商品,如果歐美市場出現拋售導致價格暴跌,那么就算有中國或者其他國家有人接貨,但是還是改變不了歐美定價權的本質。但是這一次黃金確實例外,是一個歷史性的例外,操縱不得逞,根本無法扭轉趨勢,本質上是由黃金的本身獨特性質決定的。 黃金的信用價值是任何產品、商品、資產都無法比擬的,這一點在人類文化中根深蒂固。三十年前如果歐美操縱黃金,導致了黃金價格的暴漲和隨后的二十年價格大跌,但是世道變了!今天像操縱趨勢的結果卻會讓金融大鱷大跌眼鏡,雖然歐美有定價權,歐美的機構投資者有操縱空間,但是從這一次黃金的金融和實物之間的差異性表現看,黃金的操縱要長期得逞,只能夠是順應文化需求,而不是逆天式的操作。當今時代,誰逆天操縱黃金,誰就會賠光所有資本! 所以有人類比三十年前的黃金上漲,認為現在黃金的上漲周期是十二年,今年將是轉折點,大趨勢轉折年。但是煉金術(AIC)研究總經理何盛德(James)認為今天的社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深層次的本質不同: 第一方面是,中國印度等黃金文化根深蒂固的國家經濟開始崛起,中國經濟總量現在全球第二,很快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中國的整體購買力毫無疑問是在明顯增強,黃金作為奢侈品自然受到青睞,骨子里面對黃金的自發熱愛和喜愛,誰都無法左右,這是歷史文化積淀結果。這一點是跟三十年前的情況迥然相反,三十年前中國經濟一窮二白,才剛剛提出改革開放的路線圖,無法在全球掌握定價權,更無經濟話語權。所以這一次,實物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