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與古代民俗錢 |
發布日期:12-06-19 08:57: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廣電集團 作者: |
有懸掛鐘馗像的習俗
“上之行為風,下之移為俗。”皇帝用鐘馗驅妖,民間百姓也就請鐘馗來除魔。唐宋時期,只要一到歲末除夕,人們便掛鐘馗像,用以避“年”。到了明清時期,民間百姓不僅在春節掛鐘馗像,而且五月初五端午節也“請”鐘馗對付五毒,以期撥除不祥、一年順達。在這種沿襲已久的端午節風俗的影響下,獨具慧心的鑄錢工匠們,便鑄造出了諸如“鐘馗祛五毒”等一些屬厭勝性質的錢幣供人們佩戴。從明清至民國,端午節這天,上至宮廷達官貴人,下至民間百姓,佩戴“祛五毒”錢幣已經成為時尚,并將其視作端午節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 將鐘馗畫成像懸掛在居室里也好,鑄造成錢幣佩戴在身上也罷,請他斬妖驅毒,只不過是古代先民們樸素的美好愿望罷了。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我們過端午節時,應該用科學的方法祛蟲驅毒,避免其襲擾人類的生活和工作。這才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風俗久傳不衰的真諦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