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制錢拍場稱雄(吳偉忠) |
發布日期:12-06-18 08:33:2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吳偉忠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2年6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在我國光彩奪目的錢幣發展史中,有不少農民起義軍鑄幣。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特殊的農民革命政權,曾歷時十多年,席卷了十余個省。太平天國政權存世時間雖不長,但也發行過多種通用貨幣。太平天國錢約鑄于清咸豐三年(1853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起義軍定都天京(今南京市)之時。太平天國鑄錢,有過金幣、銀幣和銅錢。但金銀幣僅作為賞賜和饋贈之用,并非流通貨幣,鑄量奇少,現傳世實物很罕見,故目前金銀幣形制情況不詳,F流傳下來的是各種大小不等的銅錢,大都在1853年至1864年間所鑄造。太平天國錢主要流通地為江蘇、浙江、安徽、湖南等省,尤其是以太平天國活動的中心區域南京、蘇州、杭州等地為多,而在中國西部和北部地區則很少發現。
規格齊全,“圣寶”居多 太平天國運動以推翻滿清政權為宗旨,其鑄錢雖仿照清朝錢幣的形制,但與滿清政府鑄錢又有所不同,清政府鑄錢一般正面為漢文,背面則既有漢文又有滿文,而太平天國鑄錢的正反兩面全為漢文。大部分錢的正面文為“太平天國”四字,背面文為“圣寶”二字;有的錢正面文為“太平圣寶”四字,背面文為“天國”二字;也有的錢幣正面文為“天國”二字,背面文為“圣寶”二字。太平天國錢規格齊全,大者比銀元稍大,小者如制錢,輕重份量不等,有小平、折五、折十、折五十、當百等。太平天國錢上的“國”字,外框是“囗”,里面是“王”,似“國”字,但沒有“、”,它既不是繁體字的“國”,也不是簡化字的“國”,這一現象在我國歷代古錢中是十分罕見的。太平天國錢絕大多數品種為“圣寶”,只有極少量的“通寶”,至今尚為發現“元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