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魚塘挖出古錢幣 |
發布日期:12-06-15 08:37:4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湖州晚報 作者: |
市民付先生致電96345:聽朋友說前幾天在吳興區東林鎮保衛村挖出了大量的古錢幣。好奇之下想問問是不是真事,這些古錢幣有沒有什么歷史價值,現在又將何去何從呢?
接到電話后,記者立刻聯系了東林派出所。從民警錢黎萍口中得知, 6月8日中午11點45分的確接到過一通來自保衛村下千畝田村民的報警電話:我們這兒魚塘改造,有人在挖泥,現場非常混亂。 當錢黎萍趕到現場后,發現二三十名村民圍堵在一塊二三十個平方米大小的淤泥堆旁。一側是開挖到一半的魚塘,旁邊停著一臺挖土機。“等我們上前仔細查看,才發現在這個淤泥堆邊散落著一些古錢幣,每個都銹跡斑斑。”因為是第一次在管轄區域內發現古錢幣,所以錢黎萍及現場民警立刻聯系了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那這些古錢幣究竟源于何處,有什么歷史價值嗎?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在考古部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這些被沉浸在水中清洗的古錢幣。“數量還挺多的,一共有1000多枚。”工作人員王江告訴記者,這批出土的古錢幣厚度較厚,品相較好,基本每個上面都能清晰地看到字樣。“開元通寶”、“熙寧重寶”、“端平通寶”、“至正通寶”、“大中通寶”、“洪武通寶”…… 記者發現,這些古錢幣雖有明顯的銹跡,但仔細察看,會看到上面的字樣大多不同。“初步來看,里面最早的是‘開元通寶’,最晚的是‘洪武通寶’,自公元600年至公元1300多年,橫跨700多年。”王江說,根據古錢幣及出土現場觀察推測,出土地可能是明朝的一個窖藏,就是古代人開挖的一個坑,用來放置一些個人覺得有價值的東西。 “在一個窖藏里,同時發現唐、宋、元、明四個朝代的古錢幣,在考古史上是比較正常的一種情況。但近幾年,湖州地區發現窖藏的情況比較少。這次在偶然的情況下,能收集到這么一批保存完好的古錢幣,實在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陳云副館長告訴記者,由于古錢幣的出土現場因開發被破壞,所以難以進行現場清理,喪失了找尋古代社會信息的可能性。接下去,他們將對這批古錢幣進一步清洗、分類,把品相較好、價值較高的入庫保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