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金銀幣幫我闖三關 |
小時剛記事時爺爺送我一枚銀元,一直帶在我身上玩耍。長大后自己有了工資,就盼望能有一枚新中國發行的金銀幣。一次出差路過北京,在集郵門市部柜臺里看到熊貓金銀幣,心中一亮,但金幣太貴,只好用買臥鋪的錢買了二枚銀幣。雖然坐硬座車辛苦一點,但一看見銀幣上莊重的天壇,憨態可掬的熊貓,什么疲勞也沒有了。從那時起我把舊銀元收進箱底,而把熊貓銀幣帶在身上,像護身符一樣伴我走南闖北,一路平安。 1993年我受命于中國第三冶金建設公司擔任駐俄羅斯工程項目經理。一到地處俄遠東邊區阿穆爾——共青城郊區的工地,發現三百多人的食堂連一個青菜葉也沒有,盡是從國內帶去的干菜或咸菜,吃慣了青菜的中國工人十分不適應。我拿起中俄雙方簽訂的合同書,找到俄方經理瓦西里,瓦西里雙手一攤,腦袋一歪,“王,我真的沒有辦法!彼倪@句話令我想起臨出國時,同事們一再告誡我,在和外國人打交道中,雖然德國人較真,但按合同辦;日本人精明,需要勤算計;俄國人隨意,不按規矩辦。 我心里非常生氣,但為了三百多工人的生活,還是得抓緊想辦法。經理部一面組織職工開荒種菜立足長遠;一面派人四處買菜。以解眼前之急,可是當地人只吃黃瓜、西紅柿和少量的包心菜,商店里根本沒有帶葉的青菜,集市上盡是老太太挎筐端盆論個賣,根本無法滿足三百人的用餐需要。 此后,我就帶人逢集必趕。一次在集上碰到一位賣前蘇聯銀幣的,好奇心使我拿起一枚鑄有列寧頭像的銀幣,與隨身帶的熊貓銀幣作比較,這位叫尼古拉的賣幣人發現我拿出一枚中國銀幣,非要看看是什么樣的,他一看見是熊貓圖案,非要和我作交換,可是菜沒買到我心里怕誤時間,就告訴他菜沒買到,工人正等著吃菜,下次再說,尼古拉拽著我的手不放,急忙說買菜好辦,他認識幾個農場朋友,說著就拉我上他的車去農場,面對尼古拉的熱情,只好忍痛割愛送他一枚熊貓銀幣。一到農場,尼古拉就告訴農場朋友,我和他是德魯克(朋友),王有中國熊貓銀幣,說著就把他那枚熊貓銀幣掏出來給朋友看。原來這位農場朋友也是收藏各國硬幣的愛好者,看見中國銀幣高興的喊柯達也,哈拉少(中國好),我只好把身上最后一枚熊貓銀幣送給農場朋友安德列。安德列接過銀幣,拉著我非要喝伏特加慶祝一番。告訴我農場的菜都是按頭一年簽的銷售協議種植的,沒有協議根本買不到菜,但看在德魯克(朋友)份上,可以擠出來一些,并幫我聯系幾家農場,每隔一天供給100斤菜,頭一次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