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元寶 虛值錢幣 |
發布日期:12-06-15 08:49: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作者:徐長林 |
圖中這枚移范、廣銹的“永平元寶”,直徑19.5毫米,穿徑5.5毫米,現重2.8克。是筆者在淘寶時,從一堆爛錢中覓得的。當時一眼引起我注意的是其幾乎占了錢面大半的黃褐銹色。之后把玩,更是愛不釋手。 據《中國古錢大集》介紹,五代十國時,前蜀王建永平年間(911年至915年)鑄“永平元寶”,錢文隸書,旋讀,文字粗渾、漫晦,鑄工較粗率。此幣正合以上特點,且有移范的痕跡,穿上“永”字右部末筆一捺尾部因移范而變粗;穿右“平”字,起筆一橫因移范而變雙橫;穿下“元”字,雖有銹色覆蓋,但細觀其第二筆一橫及末筆均有移范的痕跡;穿左“寶”字,因移范、加上銹色覆蓋,則顯漫患不清,大致能辨出其“寶”字的形狀。 在我國古錢幣的鑄制過程中,除晚清時有機制者之外,皆為手工鑄制,出現“移范”不是個別的;移范鑄出的錢幣,當時就判為廢品,不予流通,或回爐、或棄之。此枚移范而出的“永平元寶”,當屬棄之的廢品。不過,其能留存至今,也是幸事。 五代十國時期,戰火連年,十分混亂,鑄錢龐雜,種類較多,史書上關于鑄幣多無記載,而遺存的古錢,卻保留了當時的各種信息,尤其是經濟信息!坝榔皆獙殹彪m稱“元寶”,但如此薄小,證明其實際上是一種虛值錢幣,是當時“通貨膨脹”的印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