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鳥巢”,他的團隊(遙石) |
發布日期:10-03-24 08:24: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遙石 |
間。
遙:我感覺“沈幣”的設計團隊,特別強調浮雕制作。錢幣浮雕和一般浮雕到底有什么根本區別? 劉:還是有所不同,錢幣浮雕相對比較薄,石膏的高度控制在2mm左右,直徑40mm的幣高度基本控制在0.4mm以內,與人的5根發絲疊加的厚度差不多,可見它的精細程度。在這點空間里面要表現如此豐富的題材內容,要做到華美而清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像一個國家專業美術院校的高才生,要來搞錢幣浮雕,短時間內他也未必能夠勝任。因為很多專業的,包括平面藝術如何和錢幣工藝相結合就是一個大問題。 遙:在你們的設計工作中,最耗時的一個項目是什么? 劉:最痛苦的一個項目應該是普通紀念幣。因為它的要求非常嚴苛,和人民幣等級標準一樣。通常一個項目從圖稿設計到浮雕制作再到樣幣批準需要大半年的時間。有時候樣幣出來了不滿意就要修改模具,甚至還需要從浮雕開始修改。 遙:這可能也是修正我們以往在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原來不少人都認為金銀紀念幣的制作比普通紀念幣更難。 劉:正好相反,普通紀念幣對于浮雕的高度要求非常苛刻。何況普通紀念幣跟人民幣一樣,從第一枚到第1000萬枚,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普通紀念幣在制作過程來說,其實比金銀紀念幣更痛苦。 遙:我看到你在以往的公開談話中,非常強調實地考察,包括中華鱘紀念幣,聽說也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劉:說起中華鱘這個幣也很有意思。當時我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一時傻眼。1998年的時候,沒有電腦,沒有互聯網,我們對中華鱘的了解幾乎為空白。當時也沒有那么強烈的環保意識,能夠找到的資料少之又少,后來我就申請去實地考察。那個過程也很有趣,一到實地,嚇著了,好大一家伙,3、4米長,堪稱水中魚雷。后來和養殖所的人員聊天,知道這是恐龍同時代的生物,才覺得要把這枚幣設計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它的價值。很細致觀察了它在水中的游行姿態,生理特性。一有不太明白的地方,馬上和科研人員進行交流,知道它什么時候回歸大海,也知道了葛洲壩工程對這種生物的傷害。呆了三天,帶回來大量照片,對后面的設計非常有幫助。現在雖然有了互聯網,找資料也容易了很多,但對對象的切身感受和幾張照片比起來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 遙:我能夠感覺到你對錢幣設計的熱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