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鳥巢”,他的團隊(遙石) |
發布日期:10-03-24 08:24: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遙石 |
就成為分水嶺,之前設計作品很多,但之后這方面精力實在就顧及不上了。但為了這個團隊的建設,我覺得這種犧牲非常值得。只要團隊的成績上去了,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肯定。
遙:鳥巢孵化出更多能夠適應自然生存的下一代,而你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建立起一座“沈幣”設計室的鳥巢,讓歷史傳承和時代發展,有一個比較好的銜接點!吧驇拧钡脑O計師團隊是行業內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嗎? 劉:從年齡上來講,我們已經不是最年輕的團隊了。但我們公司領導,一直很注重設計師團隊人才培育機制的建設。我管理這個團隊以后,我的思路就是:我不搞論資排輩,只要你有精力,你有能力,機會的大門對誰都是敞開的。公平、公開、公正就是我的原則。我們在行業內有一個創新,績效評定機制,這是我向公司極力爭取來的,對培養設計師很有作用,對團隊的發展也是很有積極作用的。 目前,我們也注意給年輕人更多的鍛煉機會,老中青三代相結合,團結協作。有時候,我會不斷思考,沈幣和其他兄弟單位相比,我們的優勢到底在哪里,F在有所領悟了,優勢就在于我們這個團隊,大伙可以同心協力,全情投入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遙:管理這么大一個團隊,累嗎?有沒有感覺特矛盾的時候? 劉:身體累,精神很愉悅。說起心里矛盾的時候,不能說沒有。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設計任務是由我來安排的。既有紀念幣,又有紀念章。有時候我安排任務的時候,會有一些特別的考量。比如有些類似“行活”的紀念章項目,我會刻意少安排甚至不安排一些設計師任務,有時候可能未必會得到他們的理解,但我的考慮主要出于,我要保護設計師的設計水準,“行活”做多了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手藝”。我們的設計團隊需要一些藝術家,有潛力有能力的設計師,我就要有意識地去引導,他們能夠成為藝術家,大家。有些設計師可能一時一事未必能夠出成績,但經過時間的沉淀,總有一鳴驚人的表現,事實也證明如此。 他的設計,他的驕傲 采訪并不是太順利,因為不斷有劉鴻鵬的同事進來詢問一些工作的安排,或是桌上兩部電話“你方唱罷我登場”。“對不起,”他朝我抱歉地笑著,然后在電話里用語速略快的沈陽口音與對方交談起來。有時候,他一邊說話,一邊在辦公桌上翻騰,查閱資料,再和對方交代著什么。 就是這么一個事務繁忙的人坐在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