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幣話3——班超定遠(賈關法) |
發布日期:10-03-16 08:22: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賈關法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3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100多年前,一位英國探險家3次深入新疆腹地,進行大規模的考古勘查,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其中有新疆最早的流通貨幣--于闐馬錢。據說,于闐馬錢目前我國國內僅存13枚,全球范圍內約353枚,是蜚聲海內外的古泉珍品。 于闐即今和田,位于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端,是絲綢之路南道必經的要沖,也是以出產和田美玉聞名的風水寶地。于闐馬錢始鑄于公元73年,為銅或鉛質,圓形、無孔、無周廓,用希臘打壓法制造,分大錢和小錢兩種。錢幣一面為馬形圖案,周圍有一圈佉盧文;背面鑄有“銅錢重廿四銖”或“六銖錢”篆文。佉盧文是印度西北部一帶的古文字,傳入南疆后,成為于闐國的官方文字。 于闐馬錢的出現,與另一位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有密切關系。 此人就是班超,是一位中國歷史上頂天立地的英雄、千年難遇的“奇人”和“超人”。班超是《漢書》作者班固之弟,博學多才,少有大志。因為家貧,曾為官府抄寫文書以維持生計。日子一久,覺得心中郁悶,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差使,便擲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奉車都尉竇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任假司馬(代理司馬)隨從北征,官職雖然很小,卻是軍旅生涯的開始。因屢建戰功,班超奉命出使西域。他率領36名勇士,不畏艱險,縱橫萬里,以促使西域50余國擺脫匈奴,納于東漢統轄。 班超一行先到鄯善國,該國“禮敬甚備”,但不久態度驟然變冷。班超詐問侍者,得知匈奴來了使者。他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激勵部下,連夜潛入匈奴人駐地,一面縱火,一面擂鼓吶喊,火隨風勢,殺聲喧天,匈奴人哭爹喊娘,亂作一團。班超親手搏殺3人,其余100名匈奴人或葬身火海,或成刀下之鬼。鄯善舉國驚恐,遂歸順漢朝。 從此,“投筆從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兩句中國著名成語,隨班超載入史冊,流芳百世。 不久,班超又率部出使于闐。于闐雖稱雄絲路南道,但匈奴對它實行“監護”,掌握著國中實權。所以,班超的到來,頗受冷遇。當時,于闐巫風熾盛,有巫師狂言:“你們留容漢使將惹天怒,漢使有一匹淺黑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