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停止上漲步伐 牛市調整還是熊市開始? |
供需緊張有所緩解 從2011年9月開始,國際金價似乎停止了多年的上漲步伐,轉為高位寬幅震蕩。這究竟是牛市中的中場休息,還是預示著黃金熊市的開始呢? 從全球供需情況來看,黃金后市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世界黃金協會(WGC)從供給方面將黃金分為礦物金及回收金,其中礦物金包括生產商開采和生產商對沖凈額(Netproducerhedging)兩部分。世界黃金開采量一直比較穩定,每年的增幅在100噸以內。生產商對沖凈額,指的是礦商的黃金抵押貸款、遠期、期權頭寸等對實物黃金市場的影響,可以理解為因生產商為調整黃金風險敞口對實物金市場造成的影響。生產商的對沖操作并不會影響黃金供應量,但會將黃金供應的實際時間提前。隨著國際金價大幅上漲,生產商的套保意愿有所回升,特別是金價高位滯漲的2011年,生產商增加了黃金的對沖頭寸,如果國際金價不能有效反彈,生產商的對沖意愿將更強,可能導致黃金實際供給量的額外增長(下文中黃金持倉數據和遠期價格曲線的變化也說明了這一點)。回收金方面的波動不大,最近幾年出現小幅下降。 綜合以上因素,料全球黃金供應將穩中有升。如果金價繼續回落,可能存在大幅增加的可能性。 需求方面,金條、金幣用金(投資需求)和政府購買的增幅最為明顯,全球黃金消費也因此大幅攀升,并因此擠壓了柜臺買賣市場(OTC)及黃金庫存。由于國際金價的不斷上漲,市場對于金條、金幣等的購買熱情被極大激發。在2011年,用于制作金條和金幣的黃金達到創紀錄的1524噸,幾乎是2009年使用量的2倍。政府購買,也就是央行黃金儲備方面,2011年各國央行共增持黃金456噸,主要來自新興市場國家。而在幾年前,各國央行一直是黃金的供應方,保持凈供給狀態,這一根本性的轉變也令市場異常關注,未來各國央行的舉動對黃金市場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步入2012年,各方面的黃金需求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金條幣和政府購買需求一季度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17%和41%。由于金條幣等投資需求與黃金價格走勢密切相關,對于目前的黃金價格,民眾投資黃金的熱情自然有所減弱。 總的來說,黃金需求高位略有回落,而供應相對穩定,黃金供需緊張格局目前有所緩解,而未來黃金的供需平衡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黃金價格。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商品不同,如果黃金價格下跌,將刺激黃金供應,減少需求;如果價格上漲,將減少供應和刺激需求。 歐洲各國央行售金對市場影響更大 據統計,世界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高達2.8萬~3萬噸,央行售金也是黃金市場的一大供應來源,但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