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面臨八年最大季跌幅 |
發布日期:12-06-29 15:23:5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周軒千 |
國際金價周四在亞洲市場早盤下跌至1568.80美元/盎司一線。在取得連續11年年度上漲的紀錄后,今年上半年的金價幾乎原地踏步。二季度行將結束,金價面臨著八年來最大的季跌幅。 金價萎靡的罪魁禍首當屬強勢美元。東方證券分析師徐建花指出,以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已從去年高點下調約20%,但以歐元、印度盧比、巴西雷亞爾等非美貨幣標價的黃金價格仍處在歷史高位,甚至再創新高。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分析師汪前明表示,當前的金價走勢還得看美元,美元走勢則取決于美國經濟和貨幣政策,以及歐債危機的進展。“我們認為,QE3的預期降溫后,一方面,美國后續的經濟數據有可能繼續低于預期,另一方面,歐債危機的不確定因素還是此起彼伏。但在整體上,歐元更爛,美元走強的可能性更大,這將壓制金價走勢。”汪前明表示。 美聯儲上周延長扭轉操作期限,加上全球經濟形勢惡化,嚴重打擊了大宗商品市場,但在建設銀行(601939,股吧)金融市場部分析師汪曉芳看來,這并不對中長期的黃金市場構成利空。“首先,實體經濟前景黯淡直接抑制原油及工業金屬等周期性商品的需求,這的確構成對相應市場的沖擊。但考慮到金銀尤其是黃金的貨幣屬性,此輪下跌幅度稍顯過大,或許是市場因為缺乏信心而錯殺了黃金。其次,盡管美聯儲未推出QE3,但其表示如果經濟需要進一步支持,將考慮購買更多資產。”汪曉芳表示。 “市場7月和8月的主題之一又將是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無論是歐洲推出再融資操作,亦或是美聯儲推出QE3,都將為中長期金價再注一針強心劑。”仟家信分析師金晶表示。 徐建花仍然看好未來兩三年內的金價,其理由有三條:“首先,全球各央行資產負債表仍在相繼擴張,或為解決經濟增長遲滯,或為解決債務危機難題。在紙幣繼續泛濫的年代,作為硬通貨的黃金會維持在高位,甚至再創新高。其次,全球央行仍在凈買入黃金。第三,新興市場的實物黃金需求仍然比較穩健。” 東方證券預計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國際金價分別為1720美元/盎司、1800美元/盎司和1800美元/盎司。摩根士丹利則在6月28日下調了2012-2014年貴金屬價格預期,包括把2012年金價預期從此前的1825美元/盎司下調至1677美元/盎司,把2013年金價預期下調16%至1816美元/盎司。 當前的市場焦點在歐盟峰會上。金晶表示,峰會的最終結果將直接作用于歐元之上,并間接傳導至金價:歐元若下跌,將拖累金價走低;歐元若反彈,將支撐金價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