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再控金市 |
發布日期:12-04-16 16:07:4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作者:張尚斌 |
沒有競爭者介入,從而使盈利趨于零?一個簡單的解釋是,某集團完全不在乎潛在的損失,只是在日交易市場上賣出黃金而已。 一段時間后,這種行為可能會吸引其他市場參與者一起加入到日交易市場的做空。然而,即使是這樣的話,為了保持中立,操縱者會將倉位回補。 鑒于金價在這段時間內已經上漲超過500%,再站在日交易市場外就顯得無利可圖。 因此,問題仍然是:誰在這個市場做空?他們的倉位有多大?空倉有多大?另外,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里,“其他類資產”代表什么?會不會在黃金期貨上有很重的倉位? 在過去,當一種工具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就會被反復使用,如果有需要,數量還會不斷增加。比如美聯儲的流動性注入,或購買MBS。 我們來看下面一個例子。 1975年6月3日,當時的美聯儲主席阿瑟·伯恩斯給時任總統杰拉爾德·福特發送了一份《給總統的備忘錄》,此外還抄送給了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以及未來的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內容主要是討論黃金,特別是其公允價值,盡管前總統尼克松在1971年放棄了錨定黃金的貨幣標準,換來了短短四年的增長。 概括地說,伯恩斯整個論點,圍繞著黃金和貨幣的等價。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美聯儲不控制這個核心的關系,那么“控制世界的流動性的努力就很容易挫敗”,而且是“未來的貨幣體系危險的前兆”。 此外,備忘錄還指出了即使金本位被廢除,中央銀行仍然可以有廣泛的手段進行黃金價格操縱。在黃金的公平市場價值上:“由于美國黃金儲量最多,大規模的流動性創造,可能會導致國家儲備票面價值上升1500億美元,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黃金價格被允許達到其公允價格會怎樣?正如伯恩斯所說:“巨大的流動性創造會嚴重危害,甚至阻撓我們試圖將通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的努力! 除了34年前的故事之外, 如今“大規!钡牧鲃有钥赡軙䦟е峦ㄘ浥蛎浭Э,就像市場對2011年下半年開始的、對惡性通脹的擔憂一樣,美聯儲實際上最怕引發惡性通脹,對這種潛在危險的擔憂,凸顯了美聯儲的虛偽,因為給世界金融市場注水是美聯儲的專利。 如果黃金價格不被操縱,會成為貨幣體系的強大威脅,但是控制了它,就會增加貨幣政策的效力和威力。放棄控制黃金價格,是歷史上從未發生的事——沒有人愿意放棄。 1969年的倫敦黃金池以及20世紀80年代的強勢美元政策也表明,在過去,黃金價格已被監測和控制,以直接或者間接實現利率政策,或實現美元走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