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取代黃金成下一個硬通貨 |
發(fā)布日期:11-09-21 08:43:28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作者:駱曉昀 |
環(huán),放在柜臺上。她告訴大山,這些耳環(huán)是她前夫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全盛時期送給她的。當時日本經歷了自由消費的“泡沫經濟”年 代。 “當我把計算器上顯示的20萬日元(約合16640元人民幣)給她看時,我永遠都不會忘記她臉上表情的變化,她笑容滿面,說現(xiàn)在就賣。”大山回憶。 40歲的家庭主婦青木律子看到人們都在出售黃金的電視新聞后,賣掉了陳舊首飾,然后買了些家用小家電,“如果金價繼續(xù)上漲,我會翻遍衣柜每個角落,找出更多首飾。” 自然隨著金價的上漲,相關的危險也開始越來越多。根據(jù)法國打擊有組織犯罪警察機構OCLCO的數(shù)據(jù),2011年上半年法國發(fā)生了183宗武裝搶劫珠寶案,明顯高于上年同期的138宗。 OCLCO官員道埃蒂稱,“如果說黃金成為人們眼中用于儲蓄的避險產品,在武裝劫匪眼中也是如此。” 誰將取代黃金 目前對黃金投資要謹慎,通貨膨脹的負面消息已被市場消化,黃金永遠大幅上漲是不現(xiàn)實的 黃金的價格是否會沖破2000美元/盎司?黃金是否仍是資金安全的避風港?我們是否會重新倒退至金本位時代?誰能取代黃金成為下一個硬通貨? 帶著這些問題,《瞭望東方周刊》分別采訪了幾位經濟學家:高盛亞洲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兼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謝國忠;廣東金融學院中國金融轉型與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陸磊,以及上海財經大學現(xiàn)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劍平。他們各自從自己的角度解析了黃金熱的未來走向。 是什么讓黃金飛漲 11年,黃金的價格翻了6倍。從勘探行業(yè)傳來了“雪上加霜”消息:尋找新礦源代替已經枯竭的礦層變得越來越困難。 “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最為淺顯,難以控制的需求,日益減少的出產量,這是否意味著黃金的價格將迎來下一個11年的飛漲呢? 丁劍平:黃金價格上升根本原因在于全世界對流通過剩的擔憂。黃金的實際需求量不大,就算資源開采日益減少也不影響剛性需求,也就是說其開采量不高但需求也不高,工業(yè)用金和生活用金完全能滿足。由于目前存在投機利益,增加的黃金消耗多為投機用金。 陸磊:黃金價格的猛漲來源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實體經濟面低迷,導致投資標的向金融資產領域傾斜。而大宗商品和股市都與實體經濟有關,顯然與實體經濟涇渭分明的黃金更具吸引力和避險功能。 二是,各界紛紛預測政府會持續(xù)出臺放松貨幣政策,大家都擔憂紙幣貶值。當然大宗商品也有避險功能,黃金只是選擇之一。 三是,美元貶值,資金需要在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