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期市魅影:是誰導演這場沽空大戲? |
總經理陳進華向記者指出,“有些白銀現貨商聽進了GFMS的建議,在46-48美元/盎司附近已轉多為空。” 只是,GFMS預言成功,沒能拯救更多的白銀現貨商。 4月26日當周,白銀開采貿易商同樣增持4716口白銀凈多頭頭寸以推高白銀價格,如今,隨著白銀價格驟跌,他們同樣損失慘重。 “但是,在白銀價格上漲趨勢沒有出現拐點前,白銀開采商更傾向屯貨待漲。”一位加拿大白銀開采商向記者表示,“這容易導致匯豐與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籌不到足夠的白銀現貨,滿足交割需要與維系自身巨額白銀空頭倉位的合法性。” 記者了解到,今年白銀期價波動始終伴隨著某種特定的奇怪規律,逢月底臨近交割時,白銀ETF都被大舉增倉以推高白銀期貨價格,但月初白銀空頭卷土重來,白銀價格隨之有所回落。 “主要是某些持有巨額白銀空倉的金融機構月底拿不出現貨交割,只能買進白銀ETF替代,然后下個月初再回補自己的白銀空倉。”前述美國銀行的白銀期貨交易員解釋說,“所以匯豐與摩根大通導演白銀期貨價格大幅下跌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逢低收進足夠多的白銀現貨,以應對金融監管與白銀現貨交割。” 在國際市場,通常白銀開采商向大型投資銀行尋求“原油開采結構性融資產品”時,會引入相應對賭性條款,如大型投資銀行承諾給予更低融資貸款利率同時,要求白銀開采商以某個約定價格,將部分白銀現貨出售給投資銀行。 “今年白銀開采商與投資銀行的約定回購價格區間,主要圍繞在30-35美元/盎司,只要白銀價格高出35美元/盎司,投資銀行有權利以更低價格進行回購,而白銀開采商則享受比同期貸款利率更低100-200個基點的開采融資成本。”上述加拿大白銀開采商透露,“經歷了5月白銀價格大跌,有些白銀開采商已不愿冒風險屯貨待漲,開始以30-35美元/盎司向投資銀行出售白銀現貨。” 這正是匯豐與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樂于見到的結果:一方面不必擔心交割困難而面臨新的“逼空”風險,另一方面則讓自身巨額白銀空倉頭寸“從容”應對CFTC對大規模裸沽空的限制要求,按照CFTC以往規定,所有涉及金屬期貨賣空的合約都必須有90%的實物作為交割儲備。 5月5日,GFMS執行董事長菲利普 ·克拉普維克(Philip Klapwijk)表示:“若銀價跌至30美元關口附近,將會是一個買入的好時機,從年內低點到年底銀價有上漲40%-50%的可能性。” 如果GFMS預言再度兌現,匯豐與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又將收獲可觀的“戰利品”。 投行新“屠殺”目標 “當前中國機構在海外的貴金屬買盤已超過千億元。”4月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