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期市魅影:是誰導演這場沽空大戲? |
比較頭疼的是一旦QE2貨幣政策退出舞臺,誰來給美國國債需求“真空”與價格虛高“泡沫”買單。 如今,越來越多的全球機構投資者與大型對沖基金,早已對此有所警覺。 將美國國債比喻成“龐氏騙局”的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已將包括國債和機構債在內的美國政府相關債券持有量削減至零。 “在QE2貨幣政策實施期間,美聯儲占美國國債購買比重接近70%。必然問題是——當美聯儲不買的時候,誰還會買美國國債?”PIMCO基金經理格羅斯強調,“從歷史情況以及美國名義經濟增長率預期達5%而言,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水平過低,差了約150個基點。” 這等于宣告了美國國債價格在QE2貨幣政策退出后,出現大幅下跌的幾率大增。 但美國是不愿看到類似美國國債泡沫破裂現象出現的,因為美國需要大量舉債融資,用于彌補巨額財政收支赤字與刺激經濟成長。上述投資銀行大宗商品交易主管指出,如果美元現在能重回升值通道(即使是讓投資者感覺到美元有升值前景),都會有利于全球資金持續認購美國國債,避免美國國債泡沫破裂風險。 何況,截至5月17日,美國國債發行總額已達到14.3萬億美元法定上限,而美國準備重新調高發債總額,以進一步融資解決巨額財政貿易赤字。 “相比而言,金融市場可以允許出現一次小規模投資泡沫破裂(5月以來的白銀、原油與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調),并制造新一輪避險投資潮,讓美元指數重新從3年最低點,回到升值通道。”他表示,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元指數每逢大幅反彈,都與避險投資潮涌有著密切關系,而美元升值則某種程度維系著全球資金的美國國債買盤,最終為QE2結束后美國國債市場穩定過渡造勢。 張剛表示,短短三周白銀、原油價格出現大幅下跌,但歐美監管機構沒有站出來調查期間是否存在大型投資銀行或其他機構期間是否涉嫌操縱市場價格,甚至沒有監管機構對白銀交易連續五次被上調是否矯枉過正,給出明確的解釋。” 結果是白銀期貨大跌,助長白銀空頭的收益;在金融監管與某些政策利益之間,這內部存在某種灰色交易? “意外”的戰利品 如果白銀過去三周跌去32%是場災難,英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則是“諾亞方舟”。 早在4月初,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預測稱,白銀市場可能會延續其驚人漲勢,今年或將突破每盎司50美元的創紀錄高點,但隨后可能會被迅速“打回原形”。 如今,白銀期貨的大起大落,完全印證GFMS的預言。 “這也讓不少白銀貿易商躲過一劫。”上海經易商貿發展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