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鈔裝飾串錢圖龍紋環繞 |
發布日期:13-03-12 09:43: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圖、文/ 鐘葵 |
真正的紙幣。不過,由民間發行 “交子”缺乏統一管理,隨后出現了種種弊端,部分發行商因經濟拮據或破產不能兌現引發官司,一些不法之徒渾水摸魚,偽造“交子”,造成市場混亂。
北宋景德年間,益州知州張泳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交由16戶富商專業經營。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以本錢36萬貫為準備金,首屆發行“官交子”126萬貫。“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子”,面額依然是臨時填寫,加蓋本州州印,面額為一貫至十貫,并規定了流通的范圍。后來,又改為五貫和十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一貫和五百文兩種。到北宋后期,政府因供應軍需超額發行“交子”,導致“交子”嚴重貶值,至1105年不得不停止發行。 徽宗停“交子”改用“錢引”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宋朝政府改“交子”為“錢引”,改“交子務”為“錢引務”,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他諸路均改用“錢引”,后來四川地區也改“交子”為“錢引”。“錢引”與“交子”的最大區別,是它以“緡”為單位,其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鑒都很精良,但 “錢引”不置鈔本,不許兌換,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到南宋嘉定年間,每緡只值現錢一百文。 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一塊“交子”印版的拓片圖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版面為豎長形,長16厘米,寬9.1厘米。畫面非常有趣,富有吉祥含義和生活氣息,上端有10個銅錢圖樣,中部刻著“除四川外許于諸路州縣公私從便主管并同見錢七百七十陌流轉行使”29個字,下部刻有房屋和成袋的包裝物,以及3個人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背運貨物,是當時商品交易和風土人情的形象反映。 金代“交鈔”有五個串錢圖 受北宋發行“交子”影響,金朝統治者也于1154年開始發行紙幣,名為“交鈔”,并逐步成為全國統一的主要通貨。“交鈔”的面額分為十等,一貫、二貫、三貫、五貫、十貫的稱為大鈔,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文的稱為小鈔。金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取消“交鈔”七年為屆的限期,從此“交鈔”可永久通行,不再換屆。新“交鈔”在全國通行,但仍實行分路管轄的制度,往往有幾路聯合,在鈔面上加蓋合同印章,某一路發行的“交鈔”,可以在參加合同的其他路通兌。 金代“交鈔”圖案十分精美,1978年出土于新絳縣梁村的金代貞祐寶券五十貫鈔版,鈔面上方有五個串錢圖案,兩邊和下面刻有花欄,構圖嚴謹,疏密有致。 而元朝在正式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