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麟:對收藏及貨幣收藏的認識與感悟 |
當“舊物成新寵,今思憶古情”的各類具有懷舊情調的物件,成為人們競相必得的商品,于是,便成就了能代表商業化而進入市場的一種特定商機。 以集藏清代十帝幣為例:滿清入主中原而定都北京后,共計有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十帝。歷來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將前五帝或七帝及十帝時期的銅錢湊在一起,分別寓意了“五福臨門”“七星高照”以及“十全十美”之意,并以此來作辟邪鎮宅。有的還特意設計了各種寓意的古錢產品,如:將乾隆、道光、嘉慶時期的銅錢編織成圓環狀的佩飾,寓意“錢(乾)到(道)家(嘉)”;或用6枚康熙通寶編成掛件,寓意“健康長壽”;再就是各采用196枚開元通寶、嘉慶通寶做成的銅錢劍,寓意“開元盛世”、“加倍喜慶”等,由于迎合了部分民眾的心理,故,也有一定的銷售市場。 如今,人們又以時俱進地將其賦予了新的含意,真切地表達了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能安 居樂業而事業有成的企盼。即:(家庭)順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事業)乾隆、(萬事)嘉慶、(前途)道光、(財富)咸豐、(內外)同治、(千秋)光緒、(萬眾)宣統。這種美好的祈愿,豈不是因此充滿了詩情畫意的祝福而讓人倍感親切溫馨? 五 收藏水平的高低,并不取決于藏品價格的高低,而在于收藏者對藏品的價值取向,以及在收藏過程中得到的啟迪與感悟。由于收藏之學博大精深,而收藏之物包羅萬象,歷史記載過去,收藏記載歷史,這就是收藏的魅力,亦是收藏行業經久不衰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