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虧損落入經紀商腰包 江蘇擬叫停貴金屬做市商模式 |
江蘇省正在討論是否要叫停貴金屬做市商模式。 記者從業內獲悉,一份《江蘇省金融辦關于叫停貴金屬做市商模式的通知》近日已發到“各市金融辦、昆山市、泰興市、沭陽縣金融辦”進行討論。通知表示,目前,部分交易場所在白銀(19.55,0.04,0.21%)等貴金屬交易中采用了存在嚴重利益沖突的交易模式,不但不能起到鼓勵經紀商會員提高經紀服務水平的作用,而且也是白銀等貴金屬交易中出現各種侵害投資者利益現象的重要原因,存在極大風險。 據悉,上述存在嚴重利益沖突的交易模式即經紀商會員直接或間接充當其經紀客戶的交易對手、持有交易凈頭寸,也被稱為“分散式柜臺交易”。為規范交易場所交易模式,通知提出:已經采用前述交易模式的交易場所,必須改變交易模式;交易場所應制定防止“刷單”(即經紀商會員誘騙或代客頻繁交易,以獲取傭金)、代客交易的管理制度,并在交易系統中實現監控。 通知要求,各地金融辦于5月15日前對轄內交易場所的交易模式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報省金融辦。 上證報記者日前通過電話找到了江蘇省金融辦資本市場負責人。該人士透露,最近打電話來咨詢這個事的人挺多。首先,江蘇省金融辦沒有下發過上述通知;通知所說文件里邊的相關內容,他們在系統內討論過,并沒有最后成文。同時,交易所交易模式不是某個地方能決定的,需要在證監會主導下按全國統一口徑來處理。 自從去年底恒泰大通炒金公司多地營業部關門以來,部分交易所、炒金公司在白銀交易當中的問題逐漸被曝光:他們一方面用自己提供的軟件與客戶對手交易對手,又一方面又誘騙或代客頻繁交易,以獲取傭金。2月19日,本報以《貴金屬類期貨交易屬非法》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報道。“315”晚會上,央視曝光了一些非法交易平臺將現貨貴金屬投資淪為一場對賭游戲,投資者虧損的資金落入經紀商會員腰包。 此前,天津市政府同意了天津貴交所正式運營。后者引入做市商制度并引來各地爭相效仿。中國證監會在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時,對天津市只能以暫不通過驗收來處理,使貴金屬交易模式留下“尾巴”。隨著媒體曝光,3月下旬,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赴天津調研并表態,支持天津規范交易市場,完善交易規則,改進交易方式。3月19日, 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貴金屬交易場所違規違法行為應依法查處。 4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設立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局(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辦公室),辦公室承擔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有關工作。 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