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印尼股市今年5月以來走勢(翟超/制圖IC/供圖)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這個夏天注定不平靜。從5月開始的短短3個月內,新興市場引領全球經濟的趨勢似乎發生了逆轉。美國經濟持續增長,歐洲經濟走出衰退,新興市場卻遭遇 “成長的煩惱”,金融市場出現劇烈動蕩。在全球經濟格局再平衡的背景下,誰才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各國經濟又將走向何方?
美國:經濟加速復蘇?
今年前兩個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僅分別增長1.1%和1.7%,但就業市場卻在穩步改善,美國失業率已從第三輪量化寬松出臺前的8.1%降至今年7月的7.4%。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增稅減支措施帶來的影響逐步消退,就業改善、股市上漲和樓市回暖繼續為消費支出提供支撐,加之中國經濟企穩和歐洲經濟走出衰退,下半年美國經濟將迎來加速反彈。美聯儲理事兼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指出,美國經濟增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全年明顯加快,原因是經濟所面臨的來自財政領域的拖累已經逐漸得到消除。
美國退出量化寬松可能是未來全球金融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這勢必對全球金融市場和資本流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不過,有經濟學家發現,量化寬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較為溫和。如果不包括美聯儲承諾維持超低利率的刺激效果,第二輪量化寬松僅提振美國經濟增長0.04個百分點,但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縮減量化寬松規模并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明顯傷害。《華爾街日報》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今年第三、四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2.3%和2.7%。
歐洲:9月危機再燃?
過去幾年一直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歐元區經濟近期出現持續改觀跡象,在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歐元區經濟成功重回增長軌道,德國、法國兩大經濟體當季分別增長0.7%和0.5%,成為帶動整個歐元區經濟復蘇的火車頭。此外,英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英國經濟增速上修至 0.7%。
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加大了投資者對歐洲經濟的信心。基金數據供應商EPFR上周五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1日的一周時間里,EPFR所追蹤的歐洲證券基金中有約16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自7月初以來的總資金流入量達到近120億美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證券基金當周有近140億美元資金流出,是自2008年6月以來的最高單周數字,這也成為美國股市最近跌多漲少的原因之一。法興銀行也開始看好歐洲股市,認為近期將有1000億美元資金從美國、日本以及新興市場股市流入歐洲。
不過,在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