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第1卷樣書開印 |
為對計劃于2014年6月底之前出版的《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叢書的編撰工作進行實質性研討和分析,近日,《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編輯委員會決定,對剛完成二稿校對工作的《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1979-1990卷)進行試印。據悉,本次印刷的樣書數量僅50冊,主要用于聽取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知名收藏家們意見。 據了解,《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1979-1990卷)樣書(簡裝本)正文共311頁,25萬字,配圖149幅(不包括所有相關金銀幣圖片),所涉及的每枚金銀幣的圖片全部采用原大。此外,樣書的尺寸與今后擬采用的尺寸完全相同,均為國際標準的230mm X 305mm,用紙為80克啞粉紙。 《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叢書的編撰、資料收集工作,不僅得到了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及下屬沈陽造幣有限公司、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南京造幣有限公司,中國金幣總公司、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及領導們的大力支持,而且還得到了目前在職的工藝美術師們和已退休了的老設計師們的鼎立支持。通過對四家造幣廠工藝美術師們及業已退休了的設計師們的現場實地采訪,部分理清或還原了早期中國現代貴金屬幣發行過程中的諸多細節或迷惑,對每套甚至于每枚金銀紀念幣從圖稿構思、創作,到油土、石膏雕刻及成品的各個環節、過程和花絮等,都進行了客觀、詳實、細致的描述與記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金幣為例,《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編輯委員會的記者們不僅采訪了正面圖案的設計者王福德(同時也是天安門金幣的設計者和雕刻者),正面圖案的雕刻者宋津民,還采訪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圖案的設計者與雕刻者陳堅;人民大會堂圖案的設計者和雕刻者羅永輝;毛主席紀念堂圖案的設計者申憲章,雕刻者宋津民。而且還配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研制紀念幣(章)的通知”的謄印件、北京名勝紀念金章正面及背面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金幣工作會議紀要的謄印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天安門金幣背面銅樣、1979年5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發的中國第一套金幣發行消息的報紙版面圖片、1979年9月1日香港《大公報》上刊登的香港寶生銀行發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的廣告、香港寶生銀行印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紀念金幣宣傳折頁封面及封底圖片等。 據悉,《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叢書計劃分5冊,編撰、印刷完畢后一次性發行。除了前面提及的1979-1990卷之外,剩余四卷初定為1991-1995卷、1996-2000卷、2001-2005卷,2006-2010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