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錢莊文化的歷史趣聞 |
發布日期:13-08-14 10:35:3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 |
光緒癸未年的金融匯票 財神圖迎首(抬頭)章
您知道“走遍天下,不如寧波江廈”這句老話的來歷嗎?它描述的是當年寧波江廈街怎樣一番繁榮景象?盡管關于它的來歷坊間的版本很多,但在寧波藏友湯中山的眼中,這里面必定包含一個關鍵性的名詞———寧波錢莊業。 寧波是我國錢莊的發源地之一,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以后的百來年里,寧波錢莊達到了最鼎盛時期,當時的錢莊大多開設在江廈街一帶,所以江廈街又稱“錢行街”。沿街的錢莊到底有多少家?光緒《鄞縣志》里有這樣一句描述:“鄞之商賈,市易愈廣……濱江列屋皆錢肆(即錢莊)矣。”據說當時錢行街上的錢莊,為安全計,有門無窗,成為寧波街市的獨特一景。而那句寧波人家喻戶曉的老話“走遍天下,不如寧波江廈”指的就是當時寧波江廈街一帶商業和錢莊業發展之繁榮景象。 年逾六旬的湯先生,是寧波市錢幣學會的一名資深收藏愛好者,30多年的銀行工作經驗使他對寧波錢莊業的發展歷史尤其感興趣。在他看來,那些冷冰冰的錢莊票據、印章、招牌、照片,無不是反映和記錄寧波錢莊業發展的珍貴藏品,訴說著昔日甬城錢莊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賞玩客 “北有票號,南有錢莊” 湯先生收藏寧波錢莊業藏品已有20多年了,閑暇之余總愛往范宅等古玩市場轉轉,別的行家尋尋覓覓那些珍貴古玩的蹤影,而他卻慧眼獨具,專找那些支票、匯票、存折啥的,一張張發黃的票據都是他眼中的寶貝。這么多年來好不容易積攢了幾十件藏品,雖然數字不大,卻為他研究寧波錢莊業的歷史和發展軌跡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據湯先生介紹,寧波錢莊業歷史悠久,曾是我國明清時期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其規模和實力與當時著名的山西票號(北方錢莊的名稱)旗鼓相當,俗稱“北有票號,南有錢莊”。 因為山西票號主要靠清政府的扶持,到清王朝結束后迅速沒落,而寧波錢莊則顯示出了其強勁的生命力,直到民國時期,一些開在上海的寧波錢莊的實力和規模與國內幾大銀行及外國銀行有一拼。后來經歷了幾次金融危機,直至抗戰以后才逐漸沒落。到上世紀50年代初,錢莊有的改為公私合營,有的關門大吉,寧波錢莊業的歷史正式結束。 據史料記載,寧波錢莊的興起始于明中期。自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以來,寧波商人到全國各地做生意,逐漸形成了強大的寧波商幫。明萬歷年間,寧波已儼然成為東南沿海的一大繁華都市。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為工商業服務的金融機構———錢莊業應運而生。 當時錢莊的業務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