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動下的黃金保衛戰 |
發布日期:12-03-28 14:38: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英才 作者:羅影 |
才》記者采訪時均表示,與山東黃金相比,中金黃金最主要的劣勢就是“礦山比較分散,且品位大多不如膠東半島的礦高”。 不過,孫兆學并不將此視為難題,“我們的技術在國內是最好的”。 比如中國黃金旗下的內蒙古烏山項目,與中信重工合作,成功研制并使用當時國內最大型的礦用磨機設備。業內人士指出,國際大型礦業企業生產規模巨大、效率高,重要原因之一是露天礦多、井下礦少,因此,大型礦用設備能夠運用自如。而烏山項目正是采用了露天開采、使用大型設備的模式。 此外,中國黃金擁有國內唯一的國家級研究院和設計院——長春黃金研究院和長春黃金設計院。借助這兩大科研院所的力量,中國黃金在處理“呆礦”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 據中國黃金副總經理杜海青介紹,集團公司自主研發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能夠使難浸金精礦的金回收率由30%以下提高到95%;原礦焙燒技術,能使難處理金礦石的金回收率由30%以下提高到82%;兩段焙燒脫砷技術,能使尾礦中重要污染物砷的回收率超過90%,并作為工業原料銷售。 這三種技術解決了黃金冶煉領域的三大世界性難題,使此前國內超過3000噸無法選冶的黃金資源得以開發利用。 西藏甲瑪項目也是利用先進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典型案例。甲瑪礦的原礦中,含有銅、鉛、鋅、鉬、金、銀等多種有價元素,要在選礦過程中同時回收這幾種金屬,是一個世界性技術難題。中國黃金開展專項攻關,使多金屬選礦分離試驗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據悉,該項目已被科技部列為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 甲瑪礦并非個例。黃金復雜的成礦特點決定了它常與其它有色金屬伴生,比如銅、銀、鉬等。而在市場價格上,黃金與這幾種有色金屬常常是逆向波動、此消彼長。如果發展多金屬戰略,則既能讓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又能有效防范產品單一帶來的風險。 因此,孫兆學將中國黃金發展的核心戰略定為“以金為主,多金屬開發并舉”:“消耗同樣的資源,原先只生產金,現在同時生產其它金屬,創造的價值和利潤自然是不一樣的。” 目前,除黃金外,銅成為中國黃金的第二大發展重點。截至2011年末,集團公司已探明的銅儲量達到990萬噸。 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告訴《英才》記者:在幾種基本金屬中,銅是最稀缺的,由于其良好的性質,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剛性需求;而我國銅精礦供給非常緊張,因此銅礦利潤相對較高。 根據中國黃金公布的財報,其2010年銅產品的收入28億,占集團公司總營業收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