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的黃金價格形成鮮明對比。
由此我們可以反思今天的黃金價格水平。早在2010年,當黃金價格突破1300美元之后,國際投資大鱷索羅斯就有“黃金是超級泡沫”的言論。當前的黃金價格并非是“理性”的,接近2000美元的歷史高點大大超過了合理的市場估值,這里面固然有金融恐慌下人們盲目追捧的因素,也不排除是受到了專業投資者的“高度操縱”。因此,黃金價格的回調應該是遲早的事。至于此輪調整會持續10年或20年,我們還無從得知。但我們期待著,在黃金回歸本色的同時,全球經濟也會像上個世紀最后20年一樣,盡快復蘇并踏入穩定發展的軌道。
保值避險 長期價格成因復雜
黃金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商品,具有明顯的金融屬性。黃金的長期價格是由國際黃金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短期價格則會受許多經濟和政治因素影響,比如,通貨膨脹率、美元匯率、世界經濟形勢和國際政治局勢等。總的看,當通貨膨脹壓力增加或者美元貶值;當世界經濟中不確定因素增加或者國際局勢動蕩不安時,黃金價格就會上升,反之則會下降。
其中,美元價值變動是影響黃金價格的最主要因素。在國際市場上,黃金交易以美元計價,美元大幅貶值會直接推動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上升。2008年發源于美國的國際金融危機直接影響了國際社會對美國金融系統以及美元的信心,再加上美聯儲連續采取量化寬松政策,美元不斷走弱,國際金價因此不斷攀升。
通貨膨脹是推動黃金價格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長期以來,黃金被視為防范通貨膨脹的一種手段。在1974年到1975年,1978年到1980年間,由于全球范圍內通貨膨脹十分嚴重,使得各主要國家貨幣相對貶值,動搖了人們對持有貨幣的信心,由此掀起了一股搶購黃金的風潮,金價隨之迅速高漲,這期間黃金持有者成功地防范了通脹風險。而從當前看,以美日歐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所面臨的經濟風險不是通脹而是通縮,這成為拉動金價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黃金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是影響黃金價格的深層原因。印度是世界黃金最大的消費國,南非是世界黃金最大的生產國,這兩個國家需求和供應的變化會給國際金價的走向帶來一定影響。另外在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多的情況下,更多的投資者會選擇購買黃金避險,從而增加需求抬升金價。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之后,人們對于美國經濟前景的預期普遍趨向悲觀,全球經濟也因此充滿不確定性,黃金因其避險和保值的特性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此外,世界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也會加劇黃金市場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