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近期頻頻受地緣局勢動蕩支撐,上演過山車行情,整體來看,黃金在去年大幅下挫后,今年已經有所反彈。但黃金基本面中利多因素寥寥,此前,市場多頭對于黃金實物需求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黃金需求抱有很大希望,但日內中國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黃金消費同比大幅下降19.38%,而大宗商品走勢指標——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已經連續下跌11日,這對黃金的反彈更是“雪上加霜”。
數據:中國上半年黃金消費同比下降近20%
中國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黃金消費量達到569.45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消費量減少136.91噸,同比下降19.38%。
其中,黃金首飾用金426.17噸,同比增長11.02%;金條用金105.58噸,同比下降62.13%;工業用金26.75噸,同比增長11.32%;金幣及其他用金10.95噸,同比下降44.3%。
中國作為目前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對實物黃金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去年黃金價格走低,中國大媽PK華爾街投行顯示中國黃金實物需求的巨大潛力,但因美聯儲縮減QE,黃金價格一直承壓,中國大媽也面臨持續虧損,今年,大媽媽們吃一塹長一智,并未出現搶購潮,這與公布的數據相符,似乎中國黃金需求對于金價下行也在做相應的調整,畢竟誰都不愿意買在高點。
指標:BDI連跌11日大宗商品“烏云蓋頂”
波羅的海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BDI)已經連續下跌11日,作為大宗商品走勢的先行指標,該指數自2014年以來的連跌態勢給大宗商品走勢帶來陰影。7月7日以來,BDI指數已連跌11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高達18.92%。
分析人士認為,當前,BDI指數的弱勢,主要是由供需市場失衡所致。一方面,運費高企時船主增加貨輪供應量,導致目前貨輪供應過剩;另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大宗商品進口國需求仍然疲弱。展望后市,全球需求面短期內難以有效拉動,大宗商品熊途漫漫,不過板塊分化間或存套利機會。
BDI指數能夠較好地反映國際貿易繁榮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宏觀經濟的景氣程度,被視為全球經濟的縮影。一般認為,BDI指數下跌反映了中國工業需求疲弱。中港網高級分析師鄭平指出,內河港口數據與BDI共同印證了當前需求萎靡不振,宏觀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大。
大宗商品價格承壓,對黃金價格也構成壓力,一方面,黃金有商品屬性,另一方面,大宗商品走軟反應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增加,對黃金進口需求減弱。
綜述:金價中長期仍看美聯儲“臉色”
當然以上兩個因素只是對金價構成壓力,并不是打壓金價的主力,黃金走弱的主力依然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隨著上周美聯儲主席耶倫透漏提前加息的言論,市場對于美元的走強逐步達成共識,隔夜公布的美國通脹增速再創新高,給美聯儲鴿派陣營施壓,也增添了市場對于美聯儲提前加息的信心。
短期避險需求支撐下,黃金仍將面臨過山車的行情,一旦避險需求因素真正的逐步減弱,金價將很快反轉,展開新一輪跌勢。澳新銀行(ANZ)的分析師Victor Thianpiriya表示,仍然認為今年金價會承壓,但近期則可能有更多的避險需求。實物需求仍然比較平淡,價格如果出現大幅下落則會引發興趣。
匯豐銀行分析師James Steel稱,在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出混合的信息后,金價被迫退守,黃金面臨的是一個更強勁的美元和強勁上漲的股市。這都會對金價產生影響。
瑞士寶盛銀行的分析師Carsten Menke說:“目前看來,美聯儲貨幣政策將打壓黃金、而非提振,除非美國經濟出乎意料的下落。金價要持續走高,基本面需要有改善,比如投資需求必須要有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