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金潮”透支消費 上半年黃金銷售回落 |
發布日期:14-07-24 08:43: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溫珙竹 |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黃金市場沒有了暴跌,沒有了搶金潮,也沒有了“中國大媽”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則是黃金消費的集體疲弱。 中國黃金協會剛剛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我國黃金消費量達569.45噸,同比下降19.38%,其中,金條用金同比下降超六成。 上海、浙江、福建、遼寧、山西、四川等多地的黃金消費都出現了下滑。來自四川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省金銀珠寶類消費累計31.83億元,同比下滑3.6%。其中,3月份金銀珠寶類消費4.82億元,同比大跌29.5%,成為下滑最大的一個月。 多家珠寶企業同店業績縮水 7月23日,記者走訪了春熙路周邊的多家金店了解到,一線品牌的千足金價格維持在330元/克左右,本土品牌則低至約290元/克,投資金條在每克280至300元之間。“金價變動幅度不是很大。”周大福一門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店銷量一直都不錯。愛迪爾珠寶的銷售人員也給出了相同的回答,并表示,“節假日的銷量更好。” 相較于門店的“樂觀”,不少珠寶企業發布的財務數據則比較慘淡。六福集團一季度銷售數據顯示,同店銷售同比下跌54%,業績跳水明顯。周大福公布的一季度業績也顯示,同店銷售同比下跌40%,黃金產品的同店銷售下跌56%。老鳳祥則略顯穩定,一季度實現營收101.1億元,凈利潤為2.37億元,同比增長11.34%。 去年三波“搶金潮”推高基數 對于今年上半年黃金消費的疲軟,珠寶商們早有預料。周大福董事總經理黃紹基在首季業績電話會議中曾表示,由于“搶金潮”拉高去年同期的基數,今年一季度同店銷售下跌在意料之內。 金鑫珠寶集團營運管理中心總監李治分析說,去年的三波“搶金潮”透支了黃金產品消費市場,“今年以來,黃金珠寶市場消費乏力,行業普遍下滑20%-30%。” “今年黃金珠寶行業的增幅有所下降,這與消費環境有關,也與行業自身的發展相關。”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史洪岳表示,黃金珠寶企業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也進入了調整期,行業增速轉軌是正常的。 對于黃金消費的下滑,尤其是投資金條的大幅下降,理財分析師鄭曉認為,這也反映了國內投資者對于理財漸趨理性,面對多元化的投資方式,“中國大媽”式的理財困境正在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