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熱暫時降溫 |
發(fā)布日期:12-05-28 15:55:2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財經》 作者:施德銘 |
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黃金堪稱最受追捧的資產,并開始了歷時近四年的上升行情。如今在多種因素作用下,黃金價格開始下跌,黃金投資熱潮真的過去了嗎? 黃金市場終于結束了2008年10月以來的上揚格局,金價預期在近幾個月中也發(fā)生了改變。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黃金堪稱最受追捧的資產。而現(xiàn)在, 隨著“尾部風險”(tail risk),即可能造成市場混亂的小概率事件,消失殆盡,黃金熱開始降溫,雖然上線仍可看好,但由于存在短線壓力,投資者最好不要追跌。 今后一段時間,金價仍有下跌空間,鑒于持續(xù)了近四年的上升行情正式告終,高度活躍的投機性投資者有可能對多頭倉位平倉。非商業(yè)性倉位的不穩(wěn)定性眾所周知,2011年底,這些投資者在幾周內減持了300多噸黃金期貨倉位,而自當年8月以來,他們的倉位一直保持在778噸(2500萬盎司)左右。 那么,為什么這些投資者選擇現(xiàn)在拋售?簡單來說,原因在于技術面正在惡化。也就是說,那些從技術面分析金價走勢,即通過觀察以往市場數(shù)據來預測未來趨勢的投資者們得出的結論是,金價將呈下跌趨勢。 根據最新的交易員持倉報告,5月中,投機性黃金期貨多頭倉位比空頭倉位多1140萬盎司左右。在瑞銀看來,可能多達500萬盎司的倉位目前有可能遭到拋售,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也可能步其后塵。如果ETF和期貨投資者同時進一步減持黃金,金價將保持目前的下跌趨勢,甚至可能加速下行。因此,瑞銀預計金價短期內將滑落至1520美元/盎司,而且有可能遠低于這一水平。 在接下來的三到六個月內,金價依然看跌,主要受需求面的三大因素影響。按重要性排列為:金融投資者對黃金的偏好下降,全球央行不會大量買入黃金,來自珠寶商等方面的現(xiàn)貨黃金需求毫無起色。來自供應面的因素是,今年礦業(yè)公司的黃金產量預計將超過去年。 量化寬松時代終結 與去年相比,瑞銀預計今年央行的黃金采購量將減少140噸,降至300噸;珠寶商的需求也將減少140噸左右;而黃金產量將增加至少50噸。也就是說,今年金融投資者需要消化約330噸黃金(比2011年的買入量多20%)才能使市場達到供需平衡。現(xiàn)在看來,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金融危機期間,金融投資者把黃金當作避風港,因為包括美聯(lián)儲、歐洲央行、英格蘭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內的全球主要央行都在通過增發(fā)貨幣的辦法,來刺激幾近停滯的經濟,而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黃金能夠保值。只要全球經濟前景依然暗淡,而且各家央行,特別是美聯(lián)儲仍在實施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