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拉開期市創新發展序幕 |
發布日期:12-04-24 15:38:3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金融報 作者:李茜 |
他稱,其中的市場創新有三類。這包括對于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是“為其他商品市場的國際化做一個很重要探索”的原油期貨的上市。而被寄予厚望的國債期貨,是當前全球交易量最大、應用最為廣泛的金融衍生產品。優質期貨公司開展倉單質押貿易,也是目前正在積極研究的創新業務。 第四項創新,為正在積極研究的期貨公司代理發行基金。期貨公司從發行基金開始,有可能會創造出獨具特色的理財平臺。 第五、六項則是支持期貨公司通過兼并和發行上市做優做強。事實上,支持作為期貨市場服務市場重要載體的期貨公司做優做強是監管層的一貫政策,如去年對中國國際期貨(博客,微博)合并珠江期貨的支持。 證監會官員公開表態支持期貨公司通過公開發行上市(IPO),以利于期貨公司做優做強、完善治理結構和防范可能發生的風險,尚屬首次。馮博還透露,截至去年底,已有十多家期貨公司的主要指標達到了主板上市的標準。 馮博在提及第七項創新時則稱:“從我們今年的行業發展角度來看,擴大行業的對外開放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對于期貨市場正在發生的這些積極變化,中期協會長劉志超認為,面對這種新機遇、新形勢、新挑戰,許多期貨公司還存在著戰略定位不清晰、專業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因此,期貨公司要站在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根據自身的不同背景、不同規模、不同地域和不同專業的優勢,在明確中介服務為核心,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的基礎上,抓緊開展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實體產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 劉志超認為,隨著投資咨詢以及下一步的資產管理和境外代理業務等試點的推出,期貨公司在提供個性化、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方面,有了更多的工具和手段,期貨公司要突破傳統的思維和競爭模式,加大對符合產業客戶需求的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同時也要及時進行管理制度的創新,加大期貨公司內外部資源的整合能力,為各類企業提供期現結合的專業化風險管理和創新產品配套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