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上漲本質:更像是一部美元的衰落史 |
發布日期:13-08-21 09:06:0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財智 作者: |
1月突破100噸,到2012年年初恢復增長勁頭,交易量再次突破100噸,扣除投機套利,實際交易量也在60噸以上。有人由此推算,每年進入中國內地的實物黃金將達到800噸。 英國某調查機構推算,世界黃金總產量每年約為2180噸,還有機構認為全球實物黃金總量(包括金飾、金條、金磚、金幣等等形式)大約為17萬噸,以全球人口70億計,人均約2克左右。物以稀為貴,一段時間以來對黃金價格的預期一直不減。如果中國每年輸入黃金800噸的說法屬實,坊間各種關于中國市場影響黃金價格的傳說似乎成立。 2013年4月15日是黃金價格的“黑色星期一”,世界黃金價格出現了一次驚人逆轉,之前只是溫和向下的金價突然發力跳水,幾小時之內金價下跌幅度達100美元,跌至1355美元/盎司,是2011年以來的低點。 此次金價的逆轉又把中國攪入輿論漩渦,一個關于“中國大媽大戰華爾街大鱷”的段子瘋傳。這個說法的核心:華爾街大鱷們“做空”黃金,中國以“大媽”為形象的消費群體狂熱購買各種金飾、金條,客觀上起到護盤的作用。這個說法加強了中國黃金消費市場的熱度,的確出現購銷兩旺的風光,據說南京有富豪一次性出手購買價值上百萬元金條的盛況。 如果從投資或者保值增值的層面觀察,“中國大媽”們并未因之獲利,此后全球金價一直低于4月15日的收盤價,盡管有幾次反彈,目前8月黃金期貨的價格依然只有1284.2美元/盎司左右水平,比慘跌的黑色星期一收盤價還低70美元/盎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