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間,品賞《三國》風云人物(七) |
《三國演義》系列金銀幣第二組的五盎司金幣主題是“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金幣的創作素材,選自《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劫烏巢孟德燒糧”。官渡之戰是袁紹、曹操雙方勢力消長的轉折點,也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更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軍十萬。這個戰例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第2組)5盎司紀念金幣」 在“官渡之戰”金幣的畫面上,上方是袁紹和曹操陣營的兩方對峙。曹操騎白馬持劍在前指揮眾將沖向烏巢,這一部分是“細寫”,人物的盔甲、武器、馬匹、旗幟都用很細膩的手法表現出來,畫面的上方則是“簡寫”的袁軍,一個簡略線條粗粗描繪的士兵持槍高舉,作呼喊狀,在他的身后是被漫天火焰吞噬的袁軍糧營。仔細看,曹操所騎白馬作奔馳狀,右蹄略略提起,剛好和畫面左側的面值“500元”形成連接,而上方袁軍糧營燃起的火焰煙霧,又和曹軍的旗幟連接在一起。從設計畫面本身來看,這部分已經能把這場戰爭發生的雙方、事件、地點、戰況都交代得很清楚了,在這枚金幣的畫面上,每一個人物、每一個素材、包括“官渡之戰”、面值字樣,他們之間都是形成關系的,沒有一樣是孤立的。而畫面右下方的這一組士兵,也很符合90年代的審美特點,交代地更加具象清楚,幫助收藏者更具體地了解三國戰場的風云詭譎,讓畫面顯得更加豐富飽滿。(供稿: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 作者:甄永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