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是我國青銅工藝發展史上的最高峰,無數精美的青銅器宛如絢麗的文明之花在華夏大地上盛放,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藝術瑰寶。1976年河南省陽市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鸮尊和婦好方斝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婦好鸮尊鑄于商代晚期,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鳥形酒尊之一。尊,今作樽,中國古代盛酒的器皿,后演變為禮器。婦好方斝同樣鑄于商代晚期,內底中部鑄有“婦好”二字銘文,故得名婦好方斝。斝,是中國古代盛酒、溫酒的器皿,后演變為禮器。
中國人民銀行定于2013年5月23日發行中國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2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商代婦好鸮尊,襯以該器物變形紋樣裝飾組合設計,并刊“商•婦好鸮尊”字樣及面額。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商代婦好方斝,襯以該器物獸面紋樣等裝飾組合設計,并刊“商•婦好方斝”字樣及面額。
1/4盎司圓形金質紀念幣
1盎司圓形銀質紀念幣
細觀1/4盎司金幣,以金質底色鏡面,襯以婦好鸮尊頭部變形裝飾圖案為背景。利用精湛的鑄造技藝與多層次噴砂,盡可能的還原鸮原型,并在幣面設計上輔以其更多的藝術元素進行深加工、再創造。光滑的金質鏡面中,一只鸮寬喙高冠,圓眼豎耳,頭部高昂,挺胸站立,雙翅從容后斂,兩足粗壯穩立,同垂地的寬尾形成前后呼應,整個鸮無處不體現出商代渾厚而奢華的時代風貌。細節上的描刻更是精益求精,鸮首后部的半圓形的蓋子,其上飾以立鳥及龍形鈕。裝飾著獸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鸮背,間接告訴我們它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同時也是一件生活用品。得益于現代鑄造工藝,婦好鸮尊表面的花紋得以在1/4盎司金幣如此小的幣面上得以展現,喙與胸頸部的蟬紋美如花,高冠外側的羽紋有如風吹動,內側飾著精妙的倒夔紋,一身雙首的怪夔各一條自兩側呼之欲出,雙翅盤纏卷曲的長蛇,襯以復雜的菱形紋,頸后是商代青銅器常用的獸面紋,背后鋬下飾展翅飛翔的鸮紋,紋飾紛繁復雜而又精妙絕倫,給我們帶來一場古代紋飾藝術的視覺盛宴。1/4盎司金幣背景圖案的華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