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傳承博覽幣 世界歷史在眼前——2010年錢幣博覽會銀幣賞析 |
發布日期:10-12-17 13:15:5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運河星辰 |
時間進入到2010年,錢幣博覽會照例發行了紀念銀幣,銀幣背面圖案所傳遞的歷史信息,又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中國歷史經春秋、秦、漢進入到了唐代,世界歷史經古希臘、古羅馬、薩珊王朝進入到了阿拉伯帝國。唐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所處同一歷史時期,封建政治、經濟、文化高度發達,東西兩個高度文明國家對世界文明進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錢幣能夠代表一個國家或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當然也是國與國之間碰撞和交流的最好傳播媒介。2010年錢幣博覽會銀幣圖案上,兩個高度文明的代表產物——錢幣,正為我們講述著一千多年前發生的碰撞和交流。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清晰的“開、元、寶”三個字,當為“開元通寶”,是唐高祖李淵為整治混亂的幣制,效仿西漢五銖錢的嚴格規范,開鑄的“開元通寶”錢,開元通寶錢取代了社會上遺存的五銖,形制上仍沿用秦代圓形方孔錢,從此,中國的幣制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后歷朝歷代的鑄幣標準,直至清朝滅亡。唐朝承隋之后,重新恢復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祚近三百年。唐太宗即位后,勵精圖治,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封建國家出現了一個穩定的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后經唐高宗、武則天的治理,到唐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唐朝進入極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此時“開元通寶”錢的作用更為明顯,有利的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加強了各國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唐文化影響了亞洲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對人類歷史的貢獻是巨大的。 在唐王朝鼎盛東方的同時,中亞地區的阿拉伯人團結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國家迅速統一并強盛起來,滅掉腐朽的波斯王朝,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進入極盛時代,巴格達成為著名的世界商業和貿易中心之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博覽會銀幣圖案上刻有伊斯蘭文字的圓形錢幣正是阿拉伯帝國經濟、文化鼎盛時期所使用的流通貨幣。751年,東西兩大帝國在中亞地區的怛羅斯交鋒,結果阿拉伯軍隊擊敗唐朝軍隊,控制了中亞的大部分地區。此后,兩大帝國之間官方和民間的有好交往空前發展起來,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更為交流大開方便之門,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布亞、非、歐三大洲,他們到處通商貿易,把“開元通寶”和阿拉伯錢幣帶到世界各地,也把東西方文明傳播開來,直到今天,在中亞地區、新疆、甘肅、泉州、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