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幣上的歷史與文化 |
保有相對獨立的政治地位。 然而,亞歷山大的暴卒,打破了舊有的權利平衡。亞歷山大生前精心布局的政治架構逐漸滿布龜裂,曾經統一的帝國逐步走向分裂。馬其頓貴族開始排擠波斯貴族,部分原在波斯籍總督統治下的行省逐漸為馬其頓人所占據。不久后,馬其頓貴族內部也爆發沖突,帝國最終陷入內戰之中。此時,貌似置身事外的塞浦路斯諸王可能也蠢蠢欲動,謀求擺脫馬其頓人的統治。 上文提到的帕福斯國王尼科克萊斯,在發行了亞歷山大帝國版錢幣后不久,隨即下令鑄造了一批地域性極強的錢幣。他們使用的是波斯幣制的兩辛格羅銀幣,其正面為某女性之像,在神像右側,鐫刻著銘文ΠΒΑ。該銘文應是“帕福斯女王(Π[αφου] ΒΑ[σιλισσα])”的簡寫。錢幣背面為棲坐在“地球的肚臍”——德爾菲圓錐石上的阿波羅之像。阿波羅手持弓矢,神情怡然。在神像左側,鐫刻著銘文“帕福斯的尼科克萊斯(ΝΙΚΟΚΛΕΟΥΣ ΠΑΦΙΟΝ)”。這段銘文彰顯著尼科克萊斯在帕福斯的特殊地位,毫不隱諱地表露出尼科克萊斯的政治野心。想必此時的尼氏已不再是亞歷山大手下的謙恭盟友。他必定認為,亞歷山大部將們為爭權奪利而在亞非大陸上廝殺混戰、大開殺戒之時,無人能顧及孤懸海外的塞浦路斯島。如果趁機謀取獨立,并與當時盛極一時的安提格努斯聯合,必會大有一番作為。不然,尼科克萊斯不會將帕福斯女王之像雕刻在錢幣之陽,也不會將張揚著帕福斯獨立地位的銘文堂而皇之地放在錢幣之陰。 但正是尼科克萊斯的雄心壯志,讓他惹上了殺身之禍,而且也將其全家引上了不歸之路。公元前311年,托勒密下令處死了“通敵”的尼科克萊斯。據迪奧多羅斯記載,托勒密之弟門涅拉奧斯(Menelaos)遣兵包圍了帕福斯王宮(博客,微博),逮捕了尼科克萊斯。最終,帕福斯國王自戕,其妻阿克西奧泰阿(Axiothea)自知不免,先殺死尼氏子女,隨后也自盡。尼科克萊斯諸弟則堵住黃門,放火焚宮。(Diod. XX.20-21.)自此,帕福斯王室絕嗣,該城也劃為埃及總督所有。這批帕福斯兩辛格羅銀幣的鑄造量奇少,現今僅見5枚。想必是在處死尼科克萊斯后,托勒密下令收繳所有尼氏所發行的錢幣,并一統銷毀之。不久后,塞浦路斯全島劃歸托勒密王國的領地,變為希臘化王國的行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