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否恢復黃金的光彩? |
發布日期:14-05-06 09:19: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CME 作者: |
金價在今年初已呈上漲趨勢,在3月達到6個月新高。黃金從2013年12月1200美元/盎司以下的低位復蘇,可以說是得到了諸多因素的支持,黃金作為應對新興市場動蕩、可能升級的烏克蘭局勢、不甚樂觀的中美經濟數據以及股市下行的避險工具而重新得到投資者的青睞。不過,對于今年黃金復蘇來說,最突出的一項因素是亞洲,尤其是中國的持續需求。 但是去年隨著金價不斷回調并探試新低,亞洲買家們進場則提供了急需的價格支持,幫助抵消了西方世界需求的急劇減少。更重要的是,去年亞洲實物黃金需求持續增長中,最大的需求增長來自中國。中國的集合黃金消費增長從附圖2所示的信息可直觀反映出來。附圖2顯示經香港流入內地的黃金凈出口量,香港是絕大多數進入內地的實物黃金來源地。根據中國黃金協會今年早期發布的數據,中國去年的黃金購買量攀升了41%,預計可達到1176噸的新高,這從2013年每月從香港進口大約92噸黃金的凈進口量也可以看出。去年黃金進口量使中國超過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國。為滿足中國購金的熱潮,西方的黃金運輸量(包括ETF黃金)隨之穩步增加,這些黃金首先運往香港,其中的大部分黃金要通過瑞士提煉商提煉,將西方較重的金條轉換為遠東市場受歡迎的純度為9999 的公斤條。 去年,路透社GFMS的Cameron Alexander曾在《公開市場》上發表過中國購金現象的文章。顯然,多年來經濟的強勁增長帶來了中國消費者收入和可支配財富的增加,為刺激黃金飾品和其他形式黃金的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中國大陸投資機會有限,以及人們對中國人民銀行(行情 專區)貨幣政策的擔憂,也是促使中國消費者購入黃金來作為保護財富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