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節黃金客過得有些忐忑。從長假前到現在,國際金價一路走低,并在上周四跌到了每盎司1555美元的低位,創下7個月以來的新低點。2月18日,京城金店紛紛下調了千足金飾品價格;基礎金價跌破每克320元,引來不少投資客“抄底”。悲觀者說黃金的“死亡交叉點”已經逼近,樂觀的百姓則在大買金條、金飾。十字路口的黃金到底會怎樣呢?
黃金客節后狂買
基礎金價跌破每克320元人民幣后,蔣宅口的中國黃金旗艦店幾乎天天上演“顧客排隊等開門”的盛況。據統計,從2月16日至25日,金店售出金條現貨400公斤,銷售額達1.4億元;金條托管465公斤,銷售額1.5億元。2月21日,基礎金價曾跌至317.4元的低位,當天旗艦店售出近250公斤投資金產品。“春節前,基礎金價維持在每克340元至360元左右,許多人選擇了觀望。從上周開始,積累的購買意愿集中爆發了。”中國黃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人上班時間在網上關注著金價,看到下跌就來店里購買。很多人在購買后選擇了半年以上的“黃金托管”業務,很明顯是準備長期持有的。
記者還從菜百公司了解到,今年春節后投資類黃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幅度達到50%以上,其中不乏上千萬的大單。
看重黃金“多功能”
“現在物價高漲,錢不禁花了。房子買不起,存點金子還能變現,也可以傳給兒女。”揣著這樣“樸素”的想法,劉女士在菜百購買了一款21.5克的金手鐲,又駐足在四層投資部,想多了解一下投資金條。
春節過后,國際金價每盎司跌破1600美元,京城金店紛紛下調金飾品價格,千足金由每克408元下調至398元。以一條20克重的千足金項鏈為例,調價之后購買少花200元。雖然金飾品并不適合作為投資,但許多購金者表示,隨著各金店的“回購”和“以舊換新”業務越來越完善,購買黃金飾品能體現“保值功能”也是好的。而且,近年來黃金飾品無論從樣式和制作工藝上都越來越精致,普通消費者有的更多出于“觀賞性”的選擇。
“通貨膨脹的壓力令黃金"硬通貨"的功能凸顯,消費者看好黃金的保值、增值功能,買下長期持有。目前國際金價處于相對低點,這也令相信"落袋為安"的顧客更青睞購買實物金。”菜百公司負責人表示,近期商場里兼顧收藏和投資價值的“工藝金條”銷量可觀。
多空機構針鋒相對
雖然購金者熱情滿滿,但機構人士對今年的金市走向明顯“兩極分化”。
花旗集團認為,黃金是非常“長周期”的金屬,如果金價已觸頂,那么金價走勢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低迷。在下行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