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與中國傳統文化之傳統民俗 |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2年9月發行2003中國癸未(羊)年金銀紀念幣一套。其中,1公斤、1/2盎司梅花形金幣、1盎司梅花形銀幣和1公斤圓形銀幣的背面圖案均為母子羊圖。幣面上,母與子相向而視,母羊身形曲線柔和、軟耳垂順,看著小羊仔的眼眸,極盡溫柔、疼愛之色;小羊仔身形嬌小,與母親專注相對的神態極為親昵,整幅幣面彌漫著母子溫情的氛圍,極富輕松、適意之味,舔犢情深躍然幣上,動人心魄。幣面擬人化的構圖設計,賦予了羊一種人文的溫暖和情感,是對羊的外在品行和內在性格的進一步認識和認同,人格化了的羊的優秀的道德品質。
在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發展史中,羊與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社會習俗、藝術等方方面面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羊被賦予了深廖的文化內涵,如《春秋繁露》所說:“羔有角而不任,設備而不用,類好仁者;執之不鳴,殺之不啼,類死義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類知禮者。故羊之為言猶祥與?”羊有角不觸人,殺之而不悲啼,跪享母乳,知仁、知義、知禮,集美德于一身,所以是仁人君子學習的榜樣。(供稿:金秋商貿(北京)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