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鈔票上的名人博物館 |
5000日元女作家樋口一葉10000日元的福澤渝吉法郎上的居里夫婦
英鎊背面的南丁格爾
隨著社會進步,各國的地位不再單純以軍事、政治、經濟實力決定,文化科技的貢獻得到認可和重視。鈔票上的人物,也從政要、軍事統帥,擴充到了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等。如果說,鈔票上的政要主要是對本國做出貢獻,那么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貢獻對象,則往往是全人類。 這一點,在日元上表現得頗為突出。日元較早的鈔票版式中,也是以政要人物為主。比如一千日元頭像是確立日本東亞霸權和世界強國地位的首相伊藤博文,他曾簽訂《馬關條約》,策劃吞并朝鮮。五千日元是曾出任國聯副事務長和東京女子大學校長的外交家、教育家新渡戶稻造等,他曾撰寫《武士道精神》。更早還有1000多年前的政治改革家圣德太子等。 但在新版日元中,則出現了其他領域的名人。財務省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從來都是以政治家為中心的,在貨幣上更是如此,但如果從更廣泛的領域去考慮,科學、文學、男女平等對我們同樣重要。” 比如,1984年版和1993年版千元鈔票頭像是作家夏目漱石。他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地位很高,人稱“國民大作家”。他原名夏目金之助,“漱石”是筆名,意思是用石頭來漱口,來源于《晉書·孫楚傳》“枕流漱石”的個性說法。代表作有《貓》《三四郎》《明暗》等。而2004年版的千元鈔票,則是醫學家野口英世。這位日本現代細菌學的創始人出生于貧農家庭,童年時因意外左手燒傷致殘。全校師生湊錢為他做了手術治療,使他深受感動,立志醫學,先后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和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科研,在蛇毒、血清學、小兒麻痹、狂犬病、防治梅毒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1928年在非洲研究黃熱病時感染去世。他被稱為“日本的國寶”“世界的至寶”。他的碑文上寫著:“他畢生致力于科學,他為人類而生,為人類而死”。 新版一萬日元的頭像則是明治時代大教育家、思想啟蒙家,人稱“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福澤渝吉。 2004年版五千日元上的人像,是明治時代的女作家樋口一葉。樋口一葉出身低級官吏家庭,父兄去世,未婚夫變心,家庭一貧如洗。她從19歲開始從事寫作,最初純為養家糊口。21歲因為師生戀遭到反對而停筆,23歲再度寫作,24歲即死于貧病交加。短暫的一生中,她飽嘗辛酸,更目睹貧民窟住戶尤其是婦女們的不幸生活,因而不但對社會、人生有了深入的審視,文風中的冗詞贅句也消失了,只留下簡潔有力的肺腑之言。樋口一葉在生命中最后14個月里面,寫出了《大年夜》《濁流》《青梅竹馬》《岔路》和《十三夜》等一系列批判主義佳作,轟動文壇。在艱難的生活、世俗的歧視中,這位弱女子卻能煥發出如此華麗的文化之光,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而她登上五千日元的鈔票,在一貫女子地位較低的日本,具有男女平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歐洲鈔票像個名人博物館 相對而言,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社會文化發展較早,他們對教育科學文化的重視程度也更高。因此在這些國家鈔票上,出現了更多的教育科學文化領域明星,讓國人和世人記住他們對全人類的貢獻。 以法國法郎為例,500法郎上的頭像,一版是著名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和瑪麗·居里夫婦。皮埃爾是法國人,瑪麗是波蘭人,然而科學無國界,所以法郎上也印了波蘭科學家。另一版500法郎上,有17世紀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帕斯卡。200法郎上,一版是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另一版是著名工程師埃菲爾,他設計了巴黎埃菲爾鐵塔和紐約自由女神像。100法郎是后印象派先鋒畫家保羅·塞尚,人稱“現代藝術之父”,還有另一位著名畫家德拉克羅瓦,《自由領導人民》的作者。50法郎上有著名洛可可派肖像畫家康坦·德·拉圖爾,以及飛行員作家,《小王子》的作者圣·?颂K佩里。20法郎則是著名音樂家德彪西。此外,浪漫主義音樂家柏遼茲,文學大師雨果等也曾登上法郎。法郎上除了印這些名人的頭像,還會把他們的代表作或功績盡可能表現出來。這樣,手握一把不同時期的法郎,數百年間法國涌現的各領域偉人都在朝你微笑,仿佛走進了一個微縮的博物館,你會感到,法蘭西這個民族,真是為人類文明貢獻了不少。 英國是君主制國家,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作為國家象征,備受推崇。因此英鎊正面印女王頭像,背面則印其他人物。數十年來,女王頭像先后出現在五版英鎊的正面,見證著這位王室貴人的滄桑變遷。而英鎊的背面人物,少數是政要高官。比如曾在滑鐵盧擊敗拿破侖的惠靈頓公爵,以及本次計劃“上臉”的丘吉爾等。但更多還是經濟、科學、文學乃至社會慈善等各方面的名人。其中,科學家、發明家有科學巨人牛頓,有蒸汽火車發明者史蒂文森,有提出電磁感應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法拉第,有提出“進化論”的達爾文;文學、藝術家有戲劇大師莎士比亞,有著名作家狄更斯;社會活動家有近代護理事業創始人、護士界的圣母南丁格爾,有19世紀慈善家伊麗莎白·弗雷;經濟學家有《國富論》作者亞當·斯密,有英格蘭銀行首任總裁約翰·霍布倫等……有人笑談,如果《福爾摩斯》作者柯南道爾,《哈利·波特》作者羅琳,或者憨豆先生上了英鎊背面,也是毫不奇怪的。 在德國馬克上,10馬克鈔票是德國偉大數學家高斯,20馬克是德國女詩人德羅斯特胡斯荷夫,50馬克是巴塔沙·諾伊曼,杰出建筑師,德國巴洛克風格的集大成者。而100馬克上的則是十九世紀德國著名女鋼琴家克拉拉·舒曼,也是《夢幻曲》作者舒曼的妻子。其余瑞士法郎、意大利里拉以及波蘭、羅馬尼亞等國貨幣上,也是一堆的建筑家、音樂家、詩人。 中國鈔票頭像 與西方不同,中國古代統治者并不喜歡往錢幣上印自己的頭像,最多只是蓋上年號,例如“開元通寶”什么的。這大約和中國傳統文化重農輕商有關,認為把皇帝的尊容印到錢幣上,在千百萬市井逐利之徒手中流傳,是一種玷污吧。 清末我國開始發行現代鈔票,到了民國,人像才搬上鈔票,先后出現在鈔票上的也都是政要,有袁世凱、孫中山、蔣介石、林森等人。有趣的是,民國初年廣州發行的一款鈔票,頭像竟然是秦始皇!原來,當時北洋袁世凱和南方革命政府孫中山對峙,到底誰當總統懸而未決,設計鈔票的人急中生智,就搬出這么一位古人來。 新中國成立后,最初的幾套人民幣,上面都是風景、勞動場面等,出現的人物則是如女拖拉機手、煉鋼工人等抽象代表。從1987年第四套人民幣起,100元大鈔上出現了毛劉周朱的浮雕像,其余面額則是各民族頭像。而1999年的第五套人民幣,則統一為毛澤東建國初期的頭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