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版德國10馬克背面

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底紋防偽設計更加復雜,色彩運用更加鮮艷多變。彩虹印刷、接線印刷、套印、疊印等先進工藝不斷出現,以荷蘭、瑞士、德國、挪威等為代表的西北歐國家底紋設計印刷尤為出色。
圖中的德國馬克底紋采用數學符號組成的螺旋形圖案,色彩間的變化自然、線與線的銜接非常精確,體現高超的設計和印刷功力!
荷蘭的底紋大量采用色塊、圖形、線條的繁雜設計,印制難度非常高,北歐的丹麥、挪威底紋采用多色線條的變化,非常有特點。在底紋中加入平版或凹版印刷的縮印數字、文字,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標志之一。
三、底紋發展的方向
最近十年,底紋的設計偏重浮雕線和劈線的設計居多,同心圓、等距直曲線,大量運用,防復印圓圈夾雜其中,目的就是防照相制版、防復印、防掃描!
近些年,不少國家最新發行的紙鈔明顯提高了底紋中大面積色彩的運用,色彩更富變化,背面的凹版印刷面積有逐漸簡單化、小型化的特點,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復雜的平版底紋的設計與印刷。
底紋設計與印刷是整個紙鈔印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與主人物、動物凹印形成主次分工,其優劣直接影響票面的美觀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要的防偽作用。票面的整體布局,色彩控制都要通過它來展現,它同時也是研究紙幣不同時代特征的最重要依據之一,正所謂:“好花還要綠葉配!”。因此,底紋的發展研究還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