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識別臆造幣 |
發布日期:14-01-06 08:55: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馮毅 |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清代新式機制貨幣,即是進口的新式造幣機器制造的各類材質貨幣,并包括委托外國造幣廠代制的貨幣。它區分于舊式機器打壓的銀餅類貨幣。之前國人有以銀子即為錢的觀念,故出現大小形狀各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種銀餅,例如湖南銀餅,臺灣銀餅,漳州軍餉,西藏銀片,貴州黔寶,吉林廠平,咸豐六年的上海銀餅等。舊式機器打壓貨幣,尚無完全擺脫銀子稱重使用的舊習,銀餅無英文,甚至個別無滿文,因地而異,自成一體,與新式機器壓制的貨幣,顯見區別。銀餅制作隨著漸進的過程逐步完善,而后,形成了造幣規格。新式機制貨幣上龍徽,滿、漢、英三種文字的確立便是適應時代的發展,即具有同國際接軌的新貌,又以顯示大清政府的尊嚴,況且沿海地區當時日益頻繁的中外貿易通商,貨幣的面貌直接反映了大清國體,可見是何等的重要。因此清末自第一套廣東省造銀質貨幣誕生以來,即約定俗成延用了此制幣格式。 從而新式機制幣的出現也體現了社會文明進步,已不能再與銀子稱重時代等同論比,它已形成了計重與按枚換算兩種完全不同的貨幣體系。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新式機制貨幣,已非錢莊、銀號、私人及機構可隨意制造的,發行貨幣已歸國家的權力,于是任何奇形怪狀不成體統的,所謂珍稀幣首先要加上問號,應疑為臆造幣。 臆造幣大部分產生于民國,也有部分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境外出現,并在1981年由所謂的美國人史威尼編寫了英國將近100年前的《伯明翰造幣廠史》,把這批境外臆造幣與仿造幣全部編進書中,甚至把天津造幣廠制造的民國八年袁大頭壹圓銀幣(由意大利“喬治”雕刻模具)也編進英國《伯明翰造幣廠史》的書中,由此可想該廠史簡直是荒唐。(注:二次大戰伯明翰市包括造幣廠遭到德軍平均每天200架飛機猛力轟炸57天,使造幣廠資料盡失,所以英國政府與英國伯明翰造幣廠二戰以后因缺乏原始檔案,一直沒有編寫伯明翰造幣廠史,難道一個美國人比英國政府和伯明翰造幣廠自身更了解1890年前后的造幣廠史,將近100年前此位還沒有出生的美國人是怎么清楚伯明翰造幣廠史的,不值得懷疑嗎?)。其臆造幣的生成也有規律,盡是在機制幣收藏熱后,那時起就有人開始仿制機制幣,但是仿制極其不易,直至現今都無高手能仿制出一枚毫無破綻一式一樣幾乎亂真的機制幣。仿制機制幣就像仿寫他人的筆跡難上加難,仿造出來的偽幣容易識破,作偽者無大利可圖,反倒是臆造幣,無可比對,只須編一個故事,即刻成為未予采用的珍稀幣,又簡單,又暴利,于是臆造幣自民國起應運而生。 近代機制幣歷時清末至民國三十年代,收藏機制幣起始于民國,隨著收藏熱的升溫,大量的偽幣與臆造幣也隨之產生。唯臆造幣欺騙性最大,危害性最大。由此,分清區別珍稀幣還是臆造幣極為重要。臆造幣均無原始檔案記載,僅僅依靠動聽傳言,實際只要細心推敲,一定是可以識別清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