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軍突起老金條 |
發布日期:14-03-06 08:36:3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王家年 |
舊上海的黃金交易,在19世紀60年代就已出現。1905年,上海各大金號組成了金業公所,上海的黃金交易量僅次于倫敦和紐約二大金市。黃金曾是國人最重要的保值工具,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投資黃金成了保守甚至愚笨的代名詞。受美元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具有避險與保值功能的黃金重新走入人們的視線。
1937年日本侵略軍進犯上海,原上海金業交易所遂告停業。黃金黑市交易漸見展開,當時黑市集合處在天元銀號內。天元銀號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字號搖身一變成為當時顯赫上海灘的黃金黑市交易的總管。1940年底黃金交易日盛,分布在各處的小金號達1000余家。每天成交量從1000條激增到2萬余條。 1941年日軍侵占上海租界,汪偽政府又設立了幾處大規模的黃金黑市。并組織“黃金特稅繳收委員會”,指定在滬的41家金號作為經紀人代為征收。抗戰勝利后,黃金買賣主要是在各處的證券字號門市的公開交易。 中央造幣廠連日加鑄各種金條,每日熔鑄量已擴充到一萬條。陸續交中央銀行空運到各地備用,以供民眾兌換。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的金條分五錢、一兩、二兩、三兩、五兩、十兩數種,舊時俗稱十兩重的金條為“大黃魚”,一兩重的金條為“小黃魚”。上海中央造幣廠半自動式金條壓軋機將每一美式大條可壓成五兩者一百二十條。“標金”是上海金市交易的主要品種,其形為長條式,長約四寸,寬約五分。上海通行標金每條漕平十兩。其成色為978,故曰“九七八標金” 1946年3月在上海開始配售黃金,黃金政策就此開始。1947年1月金價漲至十兩370萬元(法幣)。中央銀行于2月15日公告停售黃金。次日,《經濟緊急措施方案》頒布,禁止黃金買賣,取締黃金買賣投機。故以經營黃金外幣交易為主要業務的金號、銀號、錢兌業,自2月17日起自動停業。1948年8月金圓券出籠,政府強行收兌人民手中的黃金,禁止任何人持有。上海的黃金市場徹底垮臺,一般小額黃金交易,從此轉入地下。 現今的錢幣收藏品市場上,老金條收藏異軍突起,錢幣拍賣會上老金條屢創新高。在傳世老上海金條上打有“上海”字樣戳記的目前僅見“祥和”一兩金條,存世相對較多。因成色高,鑄造精美,惹人喜愛。筆者曾見有一枚“上海祥和”茶花形一兩金錠,上鐫刻“黃金萬兩”字樣,為祥和金條又增一新品。 祥和金號成立年代較晚,老上海曾有兩家祥和:一為天津路祥和金號;另一家為四川中路老祥和銀樓。這兩家實為一個大股東開設,只是一個稱“金號”,一個稱“銀樓”。1937年在天元銀號內黃金黑市交易市場中沒有“祥和”名號,但有一家叫“謙泰”的錢兌莊位列其中,它就是后來“祥和”金號的前身。1940年8月“中國金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天元銀號”黃金交易市場被取代。這時“祥和金號”名出現,位居經紀人第4牌號。祥和金號在1947年實行金銀國有后倒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