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期間陜西省富秦錢局紙幣收集與研究 |
發布日期:14-03-04 08:43:5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朱清華 李東 |
清末,陜西成立藩司設立富秦錢局,發行制錢票。辛亥革命后,富秦錢局業務量擴大,在省內各地設立分局,發行制錢票和銅元票。但因受陜西政局之影響,富秦錢局先后停兌數次,加之其制錢票和銅元票印制不精,容易破損,并多次以舊換新,因而種類較為繁雜。本文就民國期間陜西省富秦錢局發行的制錢票和銅元票做初步探討,不妥之處懇請各專家雅正。
一、富秦錢局成立之始末 辛亥元年,陜西光復,軍政府財政司設立秦豐銀行,同年八月銀行下另設富秦錢局,專職發行制錢票,以便交易找零,調劑流通。富秦錢局成立之初,由軍政府財政司領導,一度在全省設立分局9處,后旋即撤并,僅留南鄭、安康、延安3個分局。富秦錢局除發行制錢票外,不經營任何其它業務,因而陜西政局一有變動,該局紙幣就發生擠兌,先后曾發生過數次擠兌、停兌風潮。民國15至民國17年,富秦錢局票價慘落,由原來的100余串換銀洋1元增至300余串換銀洋1元,期間票面大小不一,且價值混亂。民國16年,馮玉祥入陜,設立西北銀行,為統一幣制,將富秦錢局所發錢票一律收回,且專門讓富秦錢局為西北銀行發行制錢票、銅元票,與其它錢票一并流通使用。民國19年(1930年)10月,西北銀行停辦后,富秦錢局也停頓整業。 民國21年(1932年),陜西省政府下令將富秦錢局歸并陜西省銀行辦理,又使得富秦錢局逐漸恢復,其印制的銅元制錢票且流通日廣。 民國24年(1935年)推行法幣政策后,銅元、制錢的使用日漸減少,隨著隴海鐵路的延伸,各銀行先后來陜設行,也發行輔幣。富秦錢局印制的銅元制錢票已逐漸失去流通價值。1936年陜西省奉命將富秦錢局歇業,并將該局紙幣收兌,但因該局銅元票流通甚廣,一時收兌不易,陜西省行數次電請財政部延期收兌該紙幣。1938年該局又最后一次發行銅元票。此后回收的富秦錢局紙幣,由陜西省銀行西安分行負責銷毀,至此,富秦錢局徹底歇業。 二、富秦錢局發行制錢票和銅元票的版別 1、民國二年版,京都京華印書局印制,制錢票伍佰文一種。 2、民國十二年版,財政部印制制錢票,計有壹佰文、貳佰文、伍佰文、壹仟文四種,主圖案為華山風景。 3、民國十三年版,西安南院門東街義興新石印制錢票,計有壹佰文、貳佰文各一種。 4、民國十四年版,西安藝林印書社代印制錢票壹串文。 5、民國十五年版,西安藝林印書社代印制錢票壹串文。 6、民國十六年版,西安南院門東街義興新石印制錢票壹串文、貳串文及輔幣銀角票壹角、叁角、伍角,共計五種。 7、民國十七年版,西安南院門東街義興新石印制錢票,計有壹仟文、貳仟文(火車圖案)、貳仟文(街景圖案)共三種。 8、民國二十年版,財務部印制銅元票,拾枚、貳拾枚、伍拾枚叁種。 9、民國二十四年版,財務部印制銅元票,拾枚、貳拾枚貳種。 10、民國二十七年版,財務部印制銅元票,伍拾枚一種。 富秦錢局發行紙幣情況簡表 ![]() 三、富秦錢局紙鈔的特點 1、從印刷水平上看,富秦錢局所發行的紙幣除財政部印刷局所印的紙鈔為凹膠版印刷外,余均為石印,故爾印制多不精良,特別容易破爛、損壞。民國十四、十五年壹串文的紙鈔由于石印不精,且易磨損,故爾出現一年內多次印刷、多種版別的現象,同時也出現義興新石印與藝林印書社同時印制的情況,僅民國15年版就有五月一日、八月一日、九月一日、十月一日四種版式,故爾富秦錢局發鈔的版別繁多,較為復雜。 2、從貨幣面額上看,富秦錢局所發行的紙幣面額有:文、串、角、枚,種類繁雜,影響了票價,同時從流通情況上看,富秦錢局一邊發行新票,一邊收兌舊券,新舊錢鈔交替流通外,同時富秦錢局還與秦豐銀行發行的兌換券、富秦銀行發行的銀兩券、銀元券以及陜西省銀行發行的銀元券共同參與流通,故爾幣值兌換十分不便。 3、從流通性質上看,富秦錢局的輔幣既作為貨幣參與了流通,又作為軍鈔在軍中使用。富秦錢局多種年份紙鈔背后加印文字,如民國十三年版制錢票北面加印文字為“本局印小票,為什么一回一換樣,一回一改良呢?為的是不容易出假票子。本局發行小票原為便利商民在街面上與制錢一樣行使不準折扣,官廳都出過布告的,倘有奸商任意折扣,一經查出即行重罰,若有奸商欺騙的,拿住憑據就可向站崗警察或警察廳署或長安縣署或本總局報告,一經詢實折扣錢票的重罰,報告的有賞。要是隨意冤人法律可是不容的。”該段文字樸實無華,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了該局紙鈔為何老換樣的道理。 而民國十六年的銀元票正面加蓋“國民軍金融流通券輔幣”,背面加印了口號“工農商學兵在同國黨指導之下,聯合起來完成國民革命”。而民國十六年版制錢票背面也加印了上述口號外,還加印了“這張錢票雖是一小版紙,乃是用同胞的血汗買的并經過了許多手續制成的,凡用票的人都應該格外愛護,不要任意揉搓,如再揉搓爛了仍須新制,更要加添我們一層負擔了。”因而,著名的紙鈔收藏家丁張弓良女士將此類加印鈔列為國民軍金融流通券之列,作為軍鈔。富秦錢局印制的鈔票背面加印文字,可以說是該局鈔票最有特色之處。 從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貨幣制度來看,依然是清末幣制的延續,銀兩票、銀元票、制錢票、銅元票并有,共同參與流通。幣值換算復雜,使用時找零極為不便。加之軍閥連年混戰,各軍閥大量發行鈔票,故爾發行太濫,使銀行終日處于整理之中,紙幣樣式經常變換,種類繁多,這在富秦錢局的錢票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富秦銀行為振興當地的經濟,活躍城鄉經濟,溝通物資交流以及調節市場貨幣金融等,都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軍閥混戰時期,銀行成為各地方軍閥混戰的主要經費來源,故爾擠兌、折扣行使、停兌不斷,信譽不佳,損害了民眾利益,使得群眾大力抵制,民國時期的富秦錢局,幾次瀕臨倒閉,且頻頻發鈔,使民眾遭受了巨大損失,而幣制的混亂,破壞了生產流通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更是無法估量,所以為結束地方銀行的命運埋下了導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