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收藏的情愫 |
發布日期:14-02-27 09:23: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揚州晚報 作者: |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令人頗感興趣。內蒙古考古研究所公布一項最新考古成果——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霍洛柴登古城內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的漢代鑄錢作坊遺址,清理發掘出7000多斤的古錢。按每斤大約200枚計算,初步估算有140萬枚。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發現。更令人興奮的是在這里發現了鑄幣窯址4座,在窯室及附近找到了150余塊錢范(陶母范)、其他陶范20余塊。其中有9塊有確切紀年的錢范,上有文字“始建國元年三月”、“鐘官工……” 和“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字樣。而“始建國”就是王莽的新朝年號,始建國元年即公元9年。 好多人不明白“大泉”、“小泉”是什么意思。其實,它們的意思都是“錢”。根據《通志·食貨略二錢幣》記載:“自太昊以來,則有錢矣。太昊氏、高陽氏謂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謂之貨,陶唐氏謂之泉,商人、周人謂之布,齊人、莒人謂之刀。”太昊氏、高陽氏、有熊氏,陶唐氏,這些其實都是上古時期的部落,比如屈原的《離騷》第一句就是“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就是說屈原自己的祖先為高陽氏。而有熊氏更有名了,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就出自有熊氏部落。這些部落對于自己的貨幣都有不同的稱呼。這種習俗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仍然保留著,這便是商周布幣、齊國刀幣之類的來歷。現在有人將美元稱為“美刀”,一方面是“DOLLAR”的音譯,另一方面“刀”本來就是古代的一種貨幣,所以這種譯法真是堪稱“信達雅”了。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官方貨幣才固定為圓形方孔錢。另一說,王莽為了避諱漢朝的劉姓,劉字的繁體當中含有金字、立刀等,所以金、刀之類的錢幣別稱也不能用了,只能用 “泉”。“小泉直一”的意思大概就是說以這種小錢為一個最小的幣值單位,類似“一元”,而“大泉五十”大概就相當于一張50元的鈔票了。 說到古錢幣,我是向來不敢多言的,因為自己對此實在是所知甚少。而這里的行家里手多得不可勝數。那些專家學者就不用說了,就連小孩子,也不含糊。早在《每日新報》創刊初期,我的前同事、好朋友白冬梅,就采訪過一個叫郝笛的少年,這孩子當年17歲,卻是中國文博學會專業委員會年齡最小的會員,因為他當時就已然收藏了19萬枚古錢幣,而且沒有重復的兩枚!每枚錢幣背后都是一個故事,你說這該有多少故事?想想郝笛現在也是快三十歲的人了,不知道他對古錢幣的收藏和研究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新高度,記者們真是有必要去追蹤一下。 不僅如此,我自己在古錢幣問題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