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迷古幣收藏20載 |
發布日期:10-12-08 08:34: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大河網—河南工人日報 作者: |
丁濤在端詳藏品 在今年天冠集團文化藝術節上,股份公司能源處的丁濤獲得了收藏類一等獎。帶著幾分好奇,筆者采訪了他。 說起收藏古幣,丁濤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一次,朋友無意間送給丁濤一枚康熙年間的古錢幣,他被古幣上的書法藝術所吸引。自此,他便與收藏古幣結下了不解之緣。此后,業余時間,他就走街串戶,尋求貨源。一次,在鄉下,一位村民說自己有4枚古錢,在丁濤的強烈要求下,對方只是讓他看了看,卻不愿意賣。丁濤不甘心,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奔波幾十里到那位農戶家里,央求賣給他。一次,兩次,當他第六次去時,聽說那位村民在田間鋤地,就到地里找他。后來,丁濤在途中救下了兩個落水的孩子,而那兩個孩子正是那個農民的孫子。那人非常感動,這才決定把古幣賣給他。 丁濤憑著滿腔熱情,只要打聽到哪里有貨源就欣然前往。起初,由于缺乏常識,他也曾買過贗品,為此交過不少學費。為了避免上當受騙,他買來了許多錢幣收藏方面的書籍,仔細研究,認真領會。每次淘寶回來,他還要認真整理分類,寫下心得體會。1993年,他聽說南陽市茶庵鄉一村民在自家田地流水溝發現一坑古錢幣,有55公斤重,雖說出土時銹到一塊兒,但丁濤認為不可多得,當即買了21公斤。回來后,他整理這些錢幣時發現,這是東漢晚期出現的五銖錢。五銖錢從漢武帝元狩年間起,一直用到隋煬帝大業年間,有700余年的時間,也是中國歷史上使用最久的一種錢幣。 20多年來,丁濤收集了從漢代到民國時期的各種各樣的古幣。他說,收藏古幣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讓他從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