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元”通向世界(高達) |
發布日期:10-12-08 08:28:5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高達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12月上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銀幣,不僅持續了多年的“郵票錢幣博覽會”系列,而且還增添了充滿活力的新丁,充滿愛意的“郵票錢幣博覽會”大家庭,又加盟生氣勃勃的新成員。 年年郵票錢幣郵博會,款款郵幣博覽會紀念幣,對于這樣一個不斷被重復的老題材,今年如何出新,方方面面都給予了極大關注。11月,“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問世,眾人眼睛一亮,叫好聲不斷。細細欣賞,這款新品,無論是從立意上,還是從構圖上,或是從手法上,都有出奇之處,給大家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視覺沖擊率。 “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正圖,突出的核心是“郵票”部分,但它的主體,仍是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會徽。會徽的設計,本來就十分別致,它以郵票為主體,而郵票,又郵票取材自T65“中國古代錢幣⑴”第4枚,圖案為戰國“安邑二釿”布。此一來,郵中帶幣,幣外套郵,重重疊疊,趣味盎然。郵票左右,襯以擴展形態的地球圖案,既寓意郵票收藏與錢幣收藏的密切性,又象征兩大收藏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性。設計者在此基礎上又有所突破,它將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會徽,有意設計成“票中票”樣式。“票中票”是郵票設計中的獨特表現手法,它以郵票為平臺,方寸之上,紀念集郵界的活動,出奇而新穎。錢幣設計套用“票中票”形式,還是前無古人的首次。“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設計的另一個突破,就是設計者大膽采用郵票齒孔作為主要元素。郵票齒孔的特性,是合為圓,分為半圓。設計者有意將這些郵票齒孔半有序半無序排列,或陰或陽,或陰陽相對,強調了郵票的色彩和氛圍。陰陽之間,時光流逝,集郵活動拓展,集郵隊伍擴大,都在郵票齒孔中延伸出更多涵義。設計者對郵票的理解是深層次的,借郵票齒孔之口,敘述了自第一枚黑便士以來,郵票發行與集郵發展的漫漫之路。 “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背圖,以“錢幣”為重點。錢幣的重點,又是古錢幣,古錢幣強調的又是方孔。天圓地方,方孔為地,銀幣外形為圓,圓為天。象征厚實大地的方孔,因此也成為“2010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銀幣背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