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讀竹枝錢 |
發布日期:13-05-23 09:27:3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金黔在線-貴州都市報 作者:徐榮鋒 |
▲“竹枝錢”正、反面。
▲“竹枝錢”正、反面。
昨天,安順市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張勇向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1枚特別的“竹枝錢”。這枚錢幣,是60多年前國民黨貴州省最后一任主席谷正倫鑄造的。“竹枝錢”發行不到一個月后,貴州便解放。因為存世量稀少,所以非常珍貴。 兩年工資,收藏1枚“竹枝錢” 張勇先生系中國文物學會會員、省文博館學會理事、安順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他一直致力于有關貴州主題的錢幣收藏。 1988年的一天,他在安順的跳蚤市場偶然發現了1枚有著貴州地域文化特征的“竹枝錢”。以前,他就聽說過有關“竹枝錢”的事,知道這是國民黨貴州最后一任省主席谷正倫鑄造的,當時在民間還被老百姓稱為“竹子錢”。 鑄造這枚錢幣的谷正倫系安順人,其老宅就在現在的安順城區科學路。谷正倫曾歷任國民黨要職,有“憲兵之父”之稱,其弟弟谷正綱、谷正鼎,均為國民黨中央委員。蔣介石曾為谷家寫過一副對聯:一門三中委、天下第一家。 看到這枚與貴州有關的錢幣后,張先生一狠心,花770元錢從持有者手中買下了這枚銀幣。這770元,可是當時張先生兩年的工資。 這枚錢幣為銀質。經收藏者張勇先生稱量,它的直徑為3.85厘米,重量為27克。 “竹枝錢”幣,流通1月便停鑄 記者昨天看見,這枚錢幣的正面鑄有“中華民國三十八年貴州省造”字樣,正面圖案是貴陽的標志性建筑——— 貴陽甲秀樓。甲秀樓第一層底部正中一棵柱子邊后一拱形門內,有一個針頭大小的“谷”字,不注意根本看不見,亭子的三塊基礎石上,每一塊都有一個英文字母,分別是“T、L、K”;背面,鑄有 “壹圓”字面,圖案為三根粗大的金竹,其間,還有一根細小的竹枝。 通過查閱大量資料,張勇先生終于了解到這枚“竹枝錢”鑄造的背景,以及錢幣上一些圖案的寓意。 1948年,國民黨大勢已去,根據蔣介石提出的“黔人治黔”策略,谷正倫奉命出任貴州省主席。 1949年下半年,為解決財政困難,化解地方經濟危機,谷正倫決定鑄造“竹枝錢”在貴州發行流通。這種“竹枝錢”是在1949年的10月中旬開鑄的。不料沒有多久,解放大軍便逼近貴州。同年11月11日,聞聽解放軍已進入天柱縣后,造幣廠停止鑄造,人員撤離。 錢幣圖案,暗藏秘密需要破解 有錢幣收藏界的專家分析,由于“竹枝錢”開鑄不到1個月便停鑄,因此這種錢幣的量應該不到1萬枚,進入流通環節的更少。據稱,大部分“竹枝錢”,在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