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時期的小平吉語花錢 |
發布日期:14-05-06 09:26:2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雜志 作者:李維 |
勞、樸實的風貌。穿上是馬鞍基本被眾泉友認可,穿下的圖案則說法不一。通過仔細觀察,穿下更像一個立體的架子,好像是一個馬扎或者凳子。是否也像穿上的馬鞍一樣,為上下馬而準備的馬扎呢?
![]() 萬病消除背馬鞍爬犁(圖5) 直徑25毫米,厚2.0毫米。正面錢文直讀,“萬病消除”吉語最直接地反映了古代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和對平安健康的期盼。此類題材尚有遼代名花錢“萬病不侵,身如藥樹”等。 ![]() 背面與出入通泰錢紋飾相同,只是多了一顆星星。 ![]() 合家清吉背馬上得祿(圖6) 直徑25.2毫米,厚1.4毫米。正面錢文直讀,“合家清吉”中的“清”取清凈、清白、清廉之意,如清凈道德、清白傳家等;“吉”取善良、賢德、美好之意,如吉人天相。錢文的大意就是希望全家老小都是賢良之人,繼而鞭策自己清正廉潔做事。 ![]() 背面圖案為一匹靈動的馬,雖然沒有皇帝騎乘和宮廷禮儀的御馬那樣颯爽英姿,但也不缺少憨厚溫順、耐力十足之感。宋代因為連年征戰,馬匹已經成為重要的武備資源,一般的官員和富商也不一定能有自己的馬,因此,擁有馬或者馬車就成為人們的美好愿望了。同時,在馬背上托著一個楷書“祿”字,寓意“馬上得祿”,正好與正面文字交相呼應,象征著滿載福祿。 ![]() 長命富貴背龜鶴齊壽(圖7) 直徑25.5毫米,厚1.4毫米。正面錢文直讀,“長命富貴”語出自《舊唐書·姚崇傳》:“求長命得長命,求富貴得富貴。”意指既長壽又富裕顯貴。“長命富貴”吉語在花錢上得以表現,筆者認為興起于唐宋,發展于金元,直至明清達到鼎盛。同時,“長命富貴”吉語還經常出現在瓷器、玉器、琺瑯彩、銅鏡、銀飾、牙雕、剪紙等藝術品之上。其“富”字寶蓋缺一點,意為“富貴無頭”,這種寫法在宋代吉語花錢中較為普遍,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真情流露。 ![]() 背面圖案構圖巧妙,極富動態之感,儼然一副構圖嚴謹的中國畫。穿下一只爬動的烏龜,龜是長壽動物,被寓為長壽的化身。烏龜口吐祥云瑞氣,繚繞上升至穿上作“如意”狀。兩支如意頭托舉一圓圈,好似旭日東升、普照萬物。圓圈內為一個形態靈動的雞形,寓意“吉祥”,與如意頭相連即為“吉祥如意”。穿右側為一個獨立的仙鶴。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征,與龜一樣被視為長壽之王,后世常以“鶴壽”“鶴齡”“鶴算”作為祝壽之詞。所以龜與鶴兩種圖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