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藏品投資的研究 |
發布日期:14-05-06 09:04: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深圳公子 |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人們變得過于功利。過于浮躁了,太多的人只關注藏品的市場價值,很少有人去研究藏品的潛在價值——文化價值,而文化價值需要更細致的品味與研究。藏品的價值固然有貴賤之分,但收藏無高下之別。貴重的藏品有價值,便宜的藏品同樣有魅力。如母親節小版,便宜時都沒看出他的魅力,其實母親節小版背后,隱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潛在的價值,所以身價倍增。因此也有人說:每一個藏品都有一段故事,藏品價值上的增值,也許能給人帶來金錢的收獲,卻并不能為人們帶來精神的升華與心靈的滿足,只有真正熱愛收藏的人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不同,因為收藏品畢竟不是普通的商品。收藏是以文化為載體的,而文化是多元的,多層次的。陶瓷字畫古籍銅鼎是文化載體,郵票糧票又何嘗不是文化載體?從收藏的文化內涵來看,他們各有各的地位,各有各的價值。 如果每個收藏者在研究藏品市場價值的同時,都能探討一下藏品背后的人文內涵,,追尋每件藏品的故事及其中蘊含著的動人心弦的情感,相信一定能從中體會到更加真實的樂趣。其實,現在的收藏者乃至整個收藏界都常常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收藏品究竟是文化藝術品還是商品?玩收藏玩的是文化還是錢? 隨著收藏隊伍的擴大,收藏市場的逐步完善,藏品的價格也越來越透明了!皳炻钡臋C會不能說沒有,但絕對己經是不多了。如果大家都以價的高低來衡量收藏投資成功與否,都到文交所一擲千金去收集藏品,那么玩藏也就缺少了味道,失掉了雅趣,變得與一般的商業或股票投資沒有什么區別了。 高水平的收藏投資者往往能夠看到一個郵品中所包涵的普通人看不到的內涵,善于發掘出它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因此使得一個不起眼的品種在后來身價倍增。 大家應跳出藏品研究的誤區,一:以偏概全。二:泛而不精。三:收藏與投資與考古的混淆。 藏品研究是一條收藏或投資者的自學之路,也是每個成熟投資收藏者所必經的一條成才之路。我們?畤@時運不濟,認為幸運之神從來只會眷顧別人,自己總是一無所有。朋友們,現在如果你有這種想法,不妨先回家把自己的箱子里那些現有的藏品仔仔研究,整理一番,也許你對自己的藏品會有重新的認識,沒準會有意外的收獲。相信總有一天你也會深刻理解“運氣是需要積累的”這句話的真正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