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郵資片(JP)發(fā)行30周年記—(五)JP的現狀及展望 |
發(fā)布日期:14-05-09 08:18:31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張惠星 |
筆者注:2014年8月是新中國紀念郵資明信片(JP)發(fā)行30周年,因筆者對JP片一直情有獨鐘,特撰文對JP片發(fā)行30周年做一歸納,將從郵資封片的歷史;紀念郵資片的特點;紀念郵資片的辨?zhèn);紀念郵資片的價值;紀念郵資片的現狀及展望等5個方面介紹,不當之處,還望各位郵友指正。此系列文章為筆者原創(chuàng),若要引用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張惠星 2014年4月29日 (五)紀念郵資片(JP)的現狀及展望 既然要說JP片的現狀和展望,就有必要回顧一下它的歷史。 紀念郵資片(JP)的發(fā)行并非國家郵政部門的有意提前安排,而是臨時決定。據JP1奧運的設計者盧天驕在1984年第11期《集郵》雜志的介紹,當時是因為覺得僅發(fā)行郵票不足以彌補集郵愛好者的需求,經研究后郵電部郵票發(fā)行局在1984年7月26日下發(fā)文件(第23屆奧運會是7月28日開始),決定印制彩色郵資明信片一套(注意:當時并未有編號JP),而在公開媒體是沒有任何發(fā)行公告的。JP2中英也沒有公告,直到JP3科協才在《集郵》雜志上出現公告,同時出現了編號JP。之后的JP4醫(yī)學、JP6抗戰(zhàn)、JP7亞太也未有公告。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紀念郵資明信片的發(fā)行之初并無編號,也無公告,而且還很不規(guī)范;蛟S因為以上原因,JP發(fā)行之初實寄的非常多(JP1-20),也不受人重視。此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1991年第二次郵市高潮才有所改觀。因當時JP只發(fā)行到JP27桉樹,總套數太少,只是引起了郵友的重視。1997年第三次郵市高潮時,JP可謂風光無限。雖然也只是發(fā)行到JP57西安事變,但所有的JP從2006年到2007年3月份全部翻5倍以上,尤其是當年發(fā)行的JP,從0.3元面值全部站在5元之上,JP35沿海和JP36澳門更是達到了30元和50元左右。 隨著第三次郵市高潮的結束,JP片的發(fā)行量也從400萬增加到600萬甚至700萬,加之1997年那時投資渠道有限造成的過度投機,使得JP這顆剛剛升起的新星也隨著慢慢熊市的到來而步入了長期的頹勢。直到2005年中國郵市的大底部,當年幾乎所有品種的價格都回落到1996年時的價格,低檔的JP基本在0.3元的價格,2005年也是JP片的第一次縮量到100萬之內。雖然采取了縮量政策(不僅僅是JP片,幾乎所有的郵品都縮量到極致),但市場并未領情,而是繼續(xù)低迷。時間到了2007年由03、04小版引發(fā)的一波反彈行情,JP的早期片才開始復蘇并有所價值回歸,而中后期片仍低迷依舊。2010年的中級行情中,早期JP片才正真開始走上價值回歸之路,尤其是JP1奧運和JP6抗戰(zhàn)揭竿而起,價格也創(chuàng)出了自1997年的新高。中后期 |